分享到:

      前蜀龙窑解构

        龙窑是中国祖先的智慧创造,以其形状像古人所说的长龙而得名。前墅龙窑利用自然山坡建造,用砖筑成山坡斜直焰式筒形的弯状隧道,由窑炉头、窑床、窑尾构成。龙窑头北尾南,倾角约31度,窑身内壁以耐火砖砌成拱形,外壁敷以块石和太湖边上特有的白土。龙窑通长43.4米,窑身外壁最宽处约3米,内壁底部宽约2.3米,最高约1.70米,最低处1.20米。 床呈拱形,内人无法直立,炉壁褓浆很厚,可见历史已久远矣。窑身背脊两侧相隔约75厘米,开投柴孔(俗称鳞眼洞)一个,共计42对,这也是投放燃料和观察火焰度的窗口。龙窑斜坡由下向上一个鳞眼一个鳞眼地燃烧,其原理就是利用火焰的自然上升,热能被充分利用,恰似一个斜卧着的大烟囱。西侧设装窑出窑用的户口(窑门)5个。现产品主要以盆、瓮、罐等日用粗陶为主,间烧少量紫砂器。龙头常年浸在水中,烧窑前再将水抽出,这是烧窑人敬龙的方式。
          龙窑长度上被划分为若干股,每股又被按可放置多少行、多少列臼划分为若干甲,每甲可排放几臼,每臼可叠放5-7匣钵,每个匣钵一般可放3个紫砂壶。体型大、施釉的日用陶放在较高的窑尾,不需要装入匣钵,实际上也没这么大的匣钵。匣钵的作用就是为防止不施釉的烧制品在烧制过程中溅上飞釉。
        • 中国紫砂艺术网版权所有Copyright©www.zgzsys.com,All right
        • QQ:529512899424753128
        • Email:fuwu@meishujia.cnbeijing@meishujia.cn技术支持:中国美术家网
        Processed in 0.074(s)   12 queries
        update:
        memory 4.493(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