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康定斯基展上海西岸美术馆开幕

        康定斯基展上海西岸美术馆开幕

        瓦西里·康定斯基,《白色之上II》,1923年

        5月1日至9月5日,“抽象艺术先驱:康定斯基”展览于西岸美术馆举行。今年正值“抽象绘画的先驱”康定斯基诞辰155周年,这也是西岸美术馆与蓬皮杜中心共同筹划、推出的五年展陈合作项目的第三个特展。除了康定斯基大展以外,同期开展的还有“洛朗:格拉索”“于吉:即兴判断Ⅱ”,此前一直在展出的“时间的形态——蓬皮杜中心典藏展(一)”也将持续到5月9日。据悉,五一假期期间,美术馆单日最高客流超过6000人,这也是西岸美术馆2019年11月开馆以来的最高纪录。

        “抽象艺术先驱:康定斯基”分为六个板块,共有百余件作品,囊括了瓦西里·康定斯基(Vasily Kandinsky)各阶段的创作,全面呈现了这位二十世纪艺术大师的艺术生涯。绝大部分作品是由艺术家遗孀妮娜·康定斯基捐赠给蓬皮杜艺术中心的。

        康定斯基1866年出生于俄罗斯帝国时期的莫斯科。他来自一个富裕家庭,很小的时候就有机会接受良好的教育,学习外语、绘画和音乐。30岁以前,他曾学习过法律,并经营过一家印刷公司。1896年,康定斯基放弃了自己赖以谋生的职业,决定成为一个画家。他开始在德国巴伐利亚州慕尼黑的艺术学校接受绘画方面的培训,过着自我流放式的生活。康定斯基的这个人生转折与凡·高、高更有些类似,凡·高曾经做过画廊职员、传教士,高更曾经做过海员、股票经纪人,后者的人生故事还成为了小说《月亮与六便士》的主题。

        康定斯基在30岁时转向艺术,与他的两次艺术经历相关。一次是在莫斯科的法国印象派展览上,莫奈的《干草堆》使他迷惑惊奇;另一次是莫斯科皇家歌剧院上演的瓦格纳的《罗恩格林》,全新的编曲深深震撼了他,并给他留下了“整体艺术作品”的印象。

        展览的前两个部分包括了康定斯基的绘画生涯前20年的变化,展现了他从不同流派、传统中汲取养料并最终发展出自己风格的过程。从他的早期作品中,可以看到当时流行于欧洲的抽象派艺术、新艺术运动的影子,还有俄罗斯民间艺术、日本浮世绘的影响。他对中国传统绘画也很感兴趣,展览第一部分特意呈现了康定斯基的中国和日本艺术品收藏,这些也是他的创作灵感来源。

        1908年,康定斯基来到巴伐利亚的小村庄穆瑙。整个夏天,他都和朋友、恋人在一起,在充满活力的集体创作氛围中,他对色彩的表现越发炉火纯青。康定斯基见过高更和马蒂斯的作品,受其影响,他也开始意识到,色彩不仅应该描摹现实,其首要功能应当是展现内心情感。在参加了勋伯格的一场音乐会之后,这种感受更加明显了:颜色也有“内在的声音”!红色难道不比蓝色更加温暖、热情和躁动吗?

        这一时期,艺术家对于骑士这个主题的偏爱也展现出来。对他来说,骑士象征着一种隐喻,代表正在工作的画家。1911年,他与画家朋友弗朗兹·马克(Franz Marc)、奥古斯特·麦克(Auguste Macke)共同编辑了一份杂志《蓝骑士》,表达他们对于艺术的宣言。而此后的艺术生涯里,尽管他的画面会变得越来越抽象,骑士的主题也从未远离。

        1914年,由于一战的爆发,作为敌对国公民,康定斯基不得不离开德国,回到俄罗斯。在他返回祖国的第一年,康定斯基没有创作大型油画,只是画了一些更具抽象风格的手稿和水彩画。

        在俄罗斯,康定斯基遇到了未来的妻子妮娜。未曾见面之前,他已经通过电话与其联系,并对她的声音印象深刻。《致那个声音》(An eine Stimme,1916)被认为就是画下了艺术家对于未来妻子的声音的感受。这件作品后来一直被挂在他们巴黎寓所的墙壁上。次年,艺术家在莫斯科附近的阿赫特尔卡消夏,画下了一系列生活场景。其中有一幅,是怀孕几个月的妮娜和她的妹妹塔蒂安娜,在俄罗斯传统木屋的阳台上,一边喝茶,一边做着手工活。这也是画家创作中鲜有的定格下来的一个私人生活的瞬间。

        此后,康定斯基度过了一段艰难的岁月,生活陷入贫困,还失去了一个小儿子。但是,他在行政方面确实发挥了重要作用,他负责艺术教育并在苏联各地建立了博物馆。

        《灰色之中》(In Grey,1919)是这个时期的代表作,也预示着康定斯基的绘画生涯达到了巅峰。在初稿中,依然能够看到一艘船上载着三个桨手的形象,但其并未出现在完成的作品中,剩下的只是一堆标记,有些看起来像音符,但更像是一片混乱:红色与蓝色搏斗,曲线与直线你争我抢,动态笔触与静态形状相互碰撞……

        也是在1919年,远在德国魏玛,包豪斯学院诞生了。应学校创始人瓦尔特·格罗皮乌斯的邀请,康定斯基前往任教。包豪斯主张将艺术与工业设计结合起来,崇尚整体艺术,这也与康定斯基的理念不谋而合。也是在这里,他开始使用尺子和圆规来绘制简洁的形状,就像在做工业设计一样,他的画面逐渐变得更加清晰,具有几何化的形式。

        《白色之上Ⅱ》(1923)延续了之前的命名方式,这件作品也是致敬了艺术家在俄罗斯时期遇到的卡西米尔·马列维奇的至上主义风格。在画面中,高纯度色彩搭配几何图形,犹如漂浮在无垠的宇宙中。这幅作品后来被一直挂在康定斯基于德绍包豪斯任教时的住所饭厅里。

        随着纳粹上台,包豪斯学院于1933年被迫关闭。康定斯基的作品在德国遭到官方禁止,并在随后被指控为“伤风败俗”。他和家人不得不逃亡到离巴黎不远的塞纳河畔讷伊,在那里,康定斯基度过了生命中的最后11 年,直到1944 年去世。在这样的处境中,他还在坚持创作,并且,正如我们在作品中看到的,他的色彩变得更加明亮了。二战展开的那段年岁里,他经常与胡安·米罗(Joan Miro)、让·阿普(Jean Arp)他们在一起,致力于超现实主义运动的发展,沉醉于一个又一个梦境里。

        本次展览特意从上海博物馆借来多件青铜器。据说,康定斯基在生命的最后岁月里,曾对青铜雕塑产生了极大的热情。那么,他是否也曾从青铜器的动物图案和繁复的装饰中获得过灵感呢?

        责任编辑:静愚
        • 中国紫砂艺术网版权所有Copyright©zgzsys.com,All right
        • QQ:529512899424753128
        • Email:fuwu@meishujia.cnbeijing@meishujia.cn技术支持:中国美术家网
        Processed in 0.071(s)   14 queries
        update:
        memory 4.497(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