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紫砂陶的经典传说
    2.   1、陶朱公的传说——流传在丁蜀地区   传说春秋时期,范蠡辅助勾践灭吴后,携西施弃官隐蔽宜兴,学做坯烧陶器。初,烧出的破货较多,受西施烧饭时灶火的启示,逐步掌握了一套控制窑温的办法,传至窑区,使鼎蜀窑场兴旺起来。后人尊他为"陶朱公",立庙塑像,并在每年农历四月初七(范蠡的生日)祭祀他,他居住过的地方就改名为"蠡墅"。民国前宜兴丁山的陶瓷工人多供奉陶朱公,以祈求带来好运和福祉。   2、富贵土的传说——流传较广   相传壶土初出用时,先有异僧经行村落,日呼曰:"卖富贵土。"人群嗤之。僧曰:"贵不要买,买富何如?"因引村叟,指山中产土之穴去,及发之,果 [详细...]
      2011/03/27 16:14:16 来源:网络 编辑:中国紫砂艺术网
    1. 清代紫砂壶
    2.  从康熙时期开始,紫砂壶及文玩已经引起了宫廷的高度重视,开始由宜兴制作紫砂壶胎子进呈后由宫廷造办处艺匠们画珐琅彩进行烧制,或者制成珍贵的雕漆茗壶。雍正帝也曾屡下旨意让景德镇按照宜兴壶式样烧制瓷器。乾隆七年(1742),宫廷开始向宜兴定制紫砂器具,紫砂壶遂成为珍贵的御前用品。乾隆以后,宜兴紫砂陶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了明代那种文人参与制陶的风气。咸丰至光绪末年,紫砂创作上比较缺少艺术的独特性设计和构想,同时由于太平天国与驻守宜兴的清兵作战,宜兴的制陶业受到了极大的破坏,只有极少数的艺人仍在坚持制壶。   清代初期的紫砂壶造型与瓷器一样,出现了专为宫廷、皇家使用的精工细 [详细...]
      2011/03/23 16:20:18 来源:网络 编辑:中国紫砂艺术网
    1. 清代紫砂壶艺术
    2.  到了清代,紫砂茗壶的制作又在前人的基础上更上一层楼,品种增多,造型丰富多彩,仿古形、花果形,几何形,壶式繁多,泥料配色也更丰富,朱泥、紫色仍为主体,还有白泥、乌泥、黄泥、梨皮泥、松花泥等多种色泽。制壶技艺、装饰手法都有新的创造和发明。这时期的艺人,有在雕塑及款式方面取得独特成就的陈鸣远,有善仿古式并以竹刀代笔镌刻壶铭书画的陈曼生;有以精巧取胜的杨彭年、杨凤年兄妹;有以浑朴见长的邵大亨、黄玉麟诸名家。他们毕智穷工,技艺辉煌,传世作品都美妙绝伦。这些名家巧匠的艺术品,在清代已极为珍贵,所以寸柄之壶,盈握之杯,往往珍同拱璧,贵为珠玉。   自清代康熙中期到乾隆晚期为止,是紫砂茗壶造型 [详细...]
      2011/03/23 16:19:49 来源:网络 编辑:中国紫砂艺术网
    1. 清代紫砂壶刨根溯源
    2.  紫砂壶的发展经过了草创期和明代时期的发展之后进入了中国最后一个王朝:清朝。这个来自白山黑水之间的王朝摧枯拉朽地把已经老迈的明帝国推出了历史,兴起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康乾盛世,既然是盛世,自然各种文化艺术都得到了空前的发展,紫砂壶艺术也不例外,而且在明代的制壶传统基础上又发生了一次长足的转变。   明代紫砂壶在供春时期表现出原始自然的朴拙风格。到了明代中后期,因为工艺的成熟、时人的推崇和对紫砂壶艺术理解的加深,这门艺术开始走向多样的繁荣,由大壶转向小壶,由朴拙转向了精细。到了清代,工巧的风格进一步得到发展,更加纤丽精巧,紫砂器皿、文玩的种类也更加丰富。同时各种工艺和其他风格也都得到 [详细...]
      2011/03/23 16:19:19 来源:网络 编辑:中国紫砂艺术网
    1. 紫砂壶最著名的产地
    2.  自古以来就有“好茶需好壶”一说,而茶壶中属紫砂壶为泡茶器具之上品。中国境内的紫砂壶,属产地为江苏宜兴的最佳。而紫砂壶文化,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紫砂壶的产地是号称“陶都”的江苏省宜兴市   紫砂壶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用以沏茶和饮茶的一种实用器具。紫砂壶的原产地在江苏宜兴,故又名宜兴紫砂壶。紫砂壶因其悠久的制作历史和古朴而精美的艺术造型成为目前收藏品中一种极具收藏和欣赏价值的艺术品。   紫砂壶,为江苏宜兴最负盛名。始于北宋,盛于明清,现代更是紫砂史上绝无仅有的繁盛高峰时期,名人辈出,工艺及造型的多样化,更使紫砂添上了神秘的色彩。现在宜 [详细...]
      2011/03/10 17:04:07 来源:网络 编辑:中国紫砂艺术网
    1. 壶以字贵 砚以铭珍
    2.  紫砂壶与砚原为实用之器,因形制特殊,工艺独特而被人们赏识和使用,后经历代名匠的精工巧作和文人的托物寓意,注入独特的精神意识,遂成皇家和士大夫的珍赏之物。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文化艺术的不断创新和发展,紫砂陶艺与砚雕艺术也进入了又一个创作繁荣期,名家名作层出涌现,为我们带来了新的艺术享受和文化滋养。节前在沪上“澄智堂”举办的雅集中欣赏了不少佳作。如书画大家陈佩秋的《凌云壶》,壶身圆润淡雅,画面竹叶飘逸,韵致怡人;享誉海内外的国画名家李华一的《双勾兰花壶》,壶式古穆,双勾兰花清新雅致,线条精绝,令人心生清风;工艺大师杨留海的《博古砚》,质地柔润细密,砚背巧雕一尊三足青铜鼎,古朴 [详细...]
      2011/03/10 15:49:23 来源:网络 编辑:中国紫砂艺术网
    1. 民国紫砂壶的价格
    2.  山谷《壶中乾坤》记载:“朱凯长(注:即朱可心)二十岁时,总算出师独立了。”“就在这一年,江浙战争爆发了。”这是1924年的事。其后,“窑户老板们还是用标价评出高低:范臣(承)甫壶(注:指鱼化龙壶)每把银洋一圆贰角,朱凯长壶四把银洋伍圆”。   民国时期明清大名家的紫砂茗壶的价格节节升高。1928年储南强先生收得供春款失盖树瘿壶,当时大家都认为是真品。储先生请现代制壶名手裴石民配盖,并在壶盖子口外缘刻了两行隶书铭文:“作壶者供春,误为瓜者黄玉麟,五百年后黄宾虹识为瘿,英人以二万金易之而未能,重为制盖者石民,题记者稚君。”所谓“英人以二万金易之而未能”,是指当时英国一家博物馆派人来 [详细...]
      2011/03/10 15:31:48 来源:网络 编辑:中国紫砂艺术网
    1. 中国紫砂壶发展史
    2.  中国的紫砂艺术,以茶具为主,另有少量花盆、笔筒、碗碟、陶刻等,紫砂茶具产自江苏省宜兴。   紫砂茶具,由陶器发展而成,属陶器茶具的一种。它坯质致密坚硬,取天然泥色,大多为紫砂,亦有红砂、白砂。这种陶土,含铁量大,有良好的可塑性。紫砂茶具的色泽,可利用紫砂泥泽和质地的差别,经过“澄”、“洗”,使之出现不同的色彩,如可使天青泥呈暗肝色,蜜泥呈淡赭石色,石黄泥呈朱砂色,梨皮泥呈冻梨色等;另外,还可通过不同质地紫泥的调配,使之呈现古铜、淡墨等色。优质的原料,然的色泽,为烧制优良紫砂茶具奠定了物质基础。成陶火度在1100―1200摄氏度,无吸水性,音粗韵长。它耐寒耐热,泡茶无熟汤味,能保 [详细...]
      2011/03/10 15:19:07 来源:网络 编辑:中国紫砂艺术网
    1. 解读中国的紫砂壶
    2.   中国特有的物质太多了,因为中国的人口也很多,中国的好东西更多,就是地上的泥,有时也会像黄金那样值钱。宜兴的紫砂就是一例。   紫砂壶进入雅玩的领域,还要归功于清朝的陈鸿寿,他是西泠八家之一,在任溧阳县令时,振兴紫砂,自创壶式。他把文人的诗词书画刻到茶壶上,创制出所谓的“曼生十八”式。这样一来,文人的书画价值就转加到茶壶上了。这就是传世至今的曼生壶,并成为文人群向追逐的对象。   到近现代,上海出一位著名的大画家唐云,他一生除了书画,最大的嗜好就是用壶、赏壶、藏壶,他的书房里光曼生壶就藏有八把。唐先生除了赏壶,还做壶,构思茶壶的形态,布局自己的书画。在他的推动下, [详细...]
      2011/03/10 14:19:06 来源:网络 编辑:中国紫砂艺术网
    1. 紫砂茶具的历史
    2. 紫砂茶具,由陶器发展而成,是一种新质陶器。它始于宋代,盛於明清,流传至今。北宋梅尧臣的《依韵和杜相公谢蔡君谟寄茶》中说道:“小石冷泉留早味,紫泥新品泛春华。”说的是紫砂茶具在北宋刚开始兴起的情景。   紫砂茶具属陶器茶具的一种。它坯质緻密坚硬,取天然泥色,大多爲紫砂,亦有红砂、白砂。成陶火度在1100—1200摄氏度,无吸水性,音粗韵长。它耐寒耐热,泡茶无熟汤味,能保真香,不易烫手,用它炖茶,也不会爆裂。因此,歷史上曾有“一壶重不数两,价重每一二十金,能使土与黄金争价”之说。但美中不足的是受色泽限制,用它较难欣赏到茶叶的美姿和汤色。   目前我国的紫砂茶具,质量以産 [详细...]
      2011/01/20 18:43:54 来源:网络 编辑:中国紫砂艺术网

    • 中国紫砂艺术网版权所有Copyright©www.zgzsys.com,All right
    • QQ:529512899424753128
    • Email:fuwu@meishujia.cnbeijing@meishujia.cn技术支持:中国美术家网
    Processed in 0.275(s)   63 queries by cache
    upd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