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紫砂:忧伤与温暖
    2. 每个喜欢发呆的人都会在心底为一些人,一些事预留下位置,这些人和事总是会有一些诗意的名字——忧伤,温暖。 夜晚的蜀山平静得像一个聆听的恋人,如果不是周围陆陆续续紫砂人的拍打声,我宁愿听着“讲不出再见”的歌就这么静静地站着,不去惊动。意境若很好,何苦去骚扰呢? 习惯了每天傍晚从东坡书院步行至东方嘉园,以减肥的名义。一路走来,总觉得这路上有一种东西永远缠绕着我,那就是:紫砂。沿途的风景总是和紫砂息息相关,空气里,依稀有紫砂泥的味道。有时候,一个工作室的招牌就会满足我对紫砂的全部想象,那么清晰,刀刻一般。眼睛微微 [详细...]
      2010/07/21 18:25:30 来源:网络 编辑:中国紫砂艺术网
    1. 话说宜兴紫砂壶(原创评书)
    2. 说宜兴紫砂壶 (评书) 路边 各位老少爷们,女士小姐。我醒木一拍,开了书场。今儿个不说四大名著,不说帝王将相。感谢各位冲着这陶都之声艺术展,我就来说一说这宜兴紫砂。 宜兴在哪?它在我国四大淡水湖之一的太湖西岸,苏浙皖三省交界的地方,是江苏最南端的一座古城,一座名城。说它古,是因为它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建置历史,说他名,是因为它地杰人灵,山区有竹海茶场溶洞,平原有沃野良田湖泊。耕读乡德,人才辈出。是梁山伯祝英台的故里,是徐悲鸿、周培源、潘汉年、蒋南强的家乡。 各位有去过的,有没去过的。宜兴还有一个美称,叫中国陶都,那是地球人都知道的唷。那里,从厂区到街道,从陈列馆到 [详细...]
      2010/07/21 17:55:47 来源:网络 编辑:中国紫砂艺术网
    1. 石瓢的来历
    2. “石瓢”最早称为“石铫”,“铫”在《辞海》中释为“吊子,一种有柄,有流的小烹器”。“铫”从金属器皿变为陶器,最早见于北宋大学士苏轼《试院煎茶》诗:“且学公家作名钦,砖炉石铫行相随”。苏东坡把金属“铫”改为石“铫”,这与当时的茶道有着密切的关系。苏东坡贬官到宜兴蜀山教书,发现当地的紫色砂罐煮茶比铜、铁器皿味道好,于是他就地取材,模仿金属吊子设计了一把既有“流”(壶嘴),又有&ldq [详细...]
      2010/07/21 17:54:26 来源:网络 编辑:中国紫砂艺术网
    1. 蜀山的紫砂故事
    2. 50米高的蜀山,500米长的老街,20多米宽的蠡河,这里不仅是宜兴紫砂的发祥地,也是明中晚期至上世纪60年代宜兴紫砂的生产和销售中心。山上是泥土与火焰的世界,山下商贾云集,烧成的紫砂器从蠡河码头启程,进入太湖后被运往全国各地……蜀山的热闹延续了近500年,直至改革开放后,随着陆路交通的发达,紫砂生产中心转移到丁山,蜀山才沉寂下来。   南京博物院考古队经过3年的考古勘探、发掘,渐渐揭开了埋藏在岁月长河里的紫砂故事……   考古确认:紫砂起源于明中晚期 宜兴紫砂究竟起源于何时?目前有唐、宋、明三种说法。唐代说的根据 [详细...]
      2010/07/21 17:51:01 来源:网络 编辑:中国紫砂艺术网
    1. 老街印象
    2. 四月一个春光明媚的午后,携妻和儿子来到老街踏春。走进熟悉的老街巷,一股气息扑面而来,强烈却不名底细。 应该准确地说,这是我与蜀山结缘十多年来第一次完完整整地走过老街。以前上老街旁的菜市和访友偶而走过一段,没什么很深的印象,这次怀着对紫砂的一些了解,细细地品味老街的韵味,老街的大多数建筑因为日月的洗礼显得更苍老,甚至有几间屋子已经破损不堪无法住人,唯一给我带来惊喜的是一些老宅的门口挂上了紫砂老艺人的门牌,更惊喜的是壶艺泰斗顾景舟旧宅的门开着,三米见方的小屋,一块水泥案板和一些杂物,仿佛依稀能看到大师做壶的身影。 斗转星移,物事人非。老街上再也不见大师们的身影,更 [详细...]
      2010/07/21 17:49:12 来源:网络 编辑:中国紫砂艺术网
    1. 紫砂的风骚
    2. 在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里,有她的地位;在中华传统民间工艺中,有她的光彩。 多少人宠爱的紫砂从发端于北宋的羊角山古窑址上一路走来,走过风雨,走过暖阳;走过寂寞,走过喧闹,始终没有被冷落于江湖。她以东方特有的形式,融于生活里,创造出诗意的空间、艺术的家园。她所承载的是古老的文明和当代的荣耀。 在陶瓷的天地里拥有自己的浪漫,在茶叶的国度中释放自己的激情,于是,苏东坡就有了“铜腥铁涩不宜泉,爱此苍然深切宽”的吟唱。在紫砂壶圣地的丁蜀镇,一直让“东坡提梁壶”的故事代代相传。这是宜兴紫砂史上的一个文化驿站,或许是艺术领域的 [详细...]
      2010/07/21 17:37:14 来源:网络 编辑:中国紫砂艺术网
    1. 夜凝胭脂紫砂壶
    2. 张培超 一捧紫砂泥土,一碗清冷泉水,再经那双艺术之手几番精雕细琢,这原是散碎柔软的卑贱的东西,被交付烈火,便幻化出浑然天成,宛若天工开物的一把紫砂壶――一件凝聚着沧桑多舛的历史、文化与古人的血泪与烟火的珍宝――于是,简单的东西有了生命,有了灵性。 壶的颜色,是那样古朴而傲艳。多么光滑无瑕,仿佛是在夜所绽放出来的一抹艳紫的盛唐美女,雍容华贵;又仿佛是涂抹上了浓厚的胭脂,承受着时光流水,用那亘古不变的脸谱,演绎着千百年来幻变的中国神话。 水是甜的,茶却是涩的,但壶不介意,那般神定气清地将那甘甜与苦涩一古脑纳入 [详细...]
      2010/07/21 17:36:36 来源:网络 编辑:中国紫砂艺术网
    1. 夜凝胭脂紫砂壶
    2. 张培超 一捧紫砂泥土,一碗清冷泉水,再经那双艺术之手几番精雕细琢,这原是散碎柔软的卑贱的东西,被交付烈火,便幻化出浑然天成,宛若天工开物的一把紫砂壶――一件凝聚着沧桑多舛的历史、文化与古人的血泪与烟火的珍宝――于是,简单的东西有了生命,有了灵性。 壶的颜色,是那样古朴而傲艳。多么光滑无瑕,仿佛是在夜所绽放出来的一抹艳紫的盛唐美女,雍容华贵;又仿佛是涂抹上了浓厚的胭脂,承受着时光流水,用那亘古不变的脸谱,演绎着千百年来幻变的中国神话。 水是甜的,茶却是涩的,但壶不介意,那般神定气清地将那甘甜与苦涩一古脑纳入 [详细...]
      2010/07/21 17:31:09 来源:网络 编辑:中国紫砂艺术网
    1. 悠悠南街紫砂情
    2. 古南街与东坡书院毗邻,这多少让它有了诗意的氛围,当年的东坡情意切切,在此求一方宁静的乐土,也许不仅仅是思乡情结的释放,而是在这江南的一隅寻到了他熟悉而又深爱的气息,紫砂泥的古朴,阳羡茶的清香,在这座似蜀的小山之下,被他演绎得如此生动与传神。从此,馨香一脉的诗情画意永远定格在青山脚下,绵延不绝。不去遥想范蠡与西施的千古绝唱,是否曾在沿街的那条小河里静静传唱,如今,我们更乐意在老街上悠然游走,去寻访声声不息,敲打内心深处的那些熟悉的人与景。 老街的姿态很安然,从来没有掩饰过岁月的痕迹,所以在很多年后的现在,还能依稀想像着它很久以前的清秀模样。门牌上的记印已经模糊了,而清晰可鉴的那几家是重 [详细...]
      2010/07/21 17:30:14 来源:网络 编辑:中国紫砂艺术网
    1. 紫砂与茶道
    2. 江苏宜兴.古称阳羡。是诗书传礼之乡,学子无数,人材辈出。据近代有人作过统计比较,迄今为止,全国各大专院校所有教授级以上职称者,以宜兴籍为最,计有数百名之多。宜兴丁蜀镇蜀山之上,尚存“东坡书院”遗址,保存还比较完好。想当年众多盼望登科致仕的莘莘学子,咸集於斯,晨诵暮读,书声朗朗,青山修竹之间,孕育了多少社稷栋梁之材。瞑目思之,亦颇为壮观!我曾听南薇先生说过,梁山伯与祝英台,当年求学之地,不在杭城,而在宜兴。如若梁山伯历史上确有其人的话,宜兴成为全国学术中心,真还要提前几个朝代呢!他说“胡桥镇上立坟碑”,这个“胡桥”,即是现 [详细...]
      2010/07/21 14:32:05 来源:网络 编辑:中国紫砂艺术网

    • 中国紫砂艺术网版权所有Copyright©zgzsys.com,All right
    • QQ:529512899424753128
    • Email:fuwu@meishujia.cnbeijing@meishujia.cn技术支持:中国美术家网
    Processed in 0.011(s)   0 queries clearcache
    update:31212157
    memory 3.304(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