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陕南:再造一个“茶马古道”

        陕南:再造一个“茶马古道”

        ——访陕西省秦商研究会副会长、西北大学教授李刚

         茶叶、“茶文化”是陕南的,也是中国的、世界的。重建陕南“茶文化”,自然会使陕南茶及茶文化沿茶马古道,沿丝绸之路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前不久,长寿网记者采访李教授:

          记者:从明清实行“茶马交易”政策以来,陕南就形成了“茶马经济”和“茶马古道”的市场主题文化。今天,再造古时茶文化,有什么意义?

          李教授:陕南包括紫阳、平利、安康、汉阴、石泉、西乡、汉中、镇巴在内的紫阳茶区,在明代已成为中国著名的茶叶产区之一,到清代中叶紫阳茶区茶叶年产量达到1500吨,茶叶贸易拉动了陕南各县经济的发展,形成了以紫阳为龙头,覆盖陕南各县的茶叶贸易经济圈。

          再造传统,是为了再造现实。重提这一传统产业及传统文化,说到底,是为陕南的突破发展。如果再造陕南茶马古道市场主题文化及茶文化,能够带来陕南经济的振兴,形成在全国有影响的、生机勃勃的“茶马古道市场主题文化圈”,从而使陕南茶及陕南冲出中国,走向世界,那正是我们陕南、我们陕西所期待的。

          记者:茶叶饮用是物质文明产销、传送的结果,而茶文化是一种浓郁的文化现象,两者之间有什么关系?


          李教授:陕南茶叶贸易的繁荣,催生了陕南以茶叶贸易为特色的茶文化的形成。陕南紫阳产茶区,清代已形成“耳扒碍足朝收茬,背笼擎肩晚采茶”的生活方式,每逢阳春,茶山红袖翻飞,茶歌此起彼伏,形成富有陕南特色的茶文化。古时秋冬,青海、甘肃驮茶盐的马帮到双石铺后,骆驼歇在河滩,客人就在河滩用自带的铜锅,挖坑埋锅造饭,在没有擀面工具的情况下,就把合好的面用手揪到锅里煮熟吃,这种厚面片,就叫“骆驼客饭”,很顶饿,很时尚。

          记者:在新时期,尤其是全球兴起回归自然、回归历史的旅游热潮中,陕南重建这一主题文化,形成一个整体市场文化新印象,对拉动整个陕南绿色经济的发展,有哪些重要作用?

          李教授:首先,茶是陕南最富有潜力的经济产业。茶是中国物质文明的标志之一,唐代饮茶已成为中国人的基本生活形态,长安满街都是茶店,人们“投钱数枚,举杯即饮”,唐人陆羽撰写的中国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是历史的最好见证和说明。继明清时陕西茶区是全国著名的茶产地之一,茶叶产品覆盖我国西部地区之后,今天的陕南仍然保存着茶叶产销良好的资源存量。

          如以此主题文化为主线,整合沿途各县的茶叶生产力量,培植互为犄角的陕茶名牌产品集群,克服散兵游勇、互相火拼的小生产经营方式,形成陕南茶叶产销的规模效应和市场优势,对带动整个陕南经济的发展,无疑具有巨大的经济意义。

          其次,茶叶产销是最具环保意义的绿色产业。茶叶种植会进一步扩大陕南的绿色覆盖面积,强化陕南的水土保持,对促进经济发展良性循环有重要作用。古文化的内涵在于“古”,离开了陕南以茶叶种植和产销的原生态,这种文化就没有意义。古树古茶、古镇古船、古路古歌,才是陕南古代文化提供给世人的基本品位,重塑这种文化,走集开发环保于一身的绿色产业持续发展道路,保持好“一江青水”,为后人留下一个空气清新、群山苍翠、鸟语花香、人性恬息的发展空间,这正是科学发展观所要求的。

          记者:再造陕南这一市场主题文化,以富有浓郁陕南特色的茶马古道及茶文化吸引全国的眼球,形成风格独具的旅游热线,这对陕南秀美的自然、人文资源转化为经济效益是否有整体性的推动力?

          李教授:陕南自明清以来就形成“茶文化”的历史遗风,是极富历史人文价值的文化资源。我们只要以这一主题文化为主线,将这些文化遗产整合在一起,就可以烘托出一幅极具吸引力的秦巴文化场景,以此吸引全国的旅游者享受回归自然的乐趣,带动陕南各县经济的快速发展。这方面,贵州的“贵州印象”、江西的“红色旅游”、云南的“云南歌舞”为我们开发山区经济提供了很好的经验。如果经过我们的努力,重建陕南特有的这一主题文化,无疑会在全国市场主题文化构建中增添浓重的一笔,列入中国市场文化之林。

          记者:明清以来的茶马古道,从紫阳经西乡趋汉中,再从凤县、略阳、徽县达甘肃临夏,直到兰州,或经丝绸之路到乌鲁木齐,然后绕天山达中亚、西亚直到罗马,这说明了茶文化在茶产业发展上起着很大的作用。

          李教授:文化产品具有很强的开放性。这一中国最早的茶马古道,是明清以来长期为陕西商人垄断经营的“茶引官道”,也是茶文化在历史上的一个片段和缩影。

          茶叶、“茶文化”是陕南的,也是中国的、世界的。重建陕南“茶文化”,自然会使陕南茶及茶文化沿茶马古道,沿丝绸之路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 中国紫砂艺术网版权所有Copyright©www.zgzsys.com,All right
        • QQ:529512899424753128
        • Email:fuwu@meishujia.cnbeijing@meishujia.cn技术支持:中国美术家网
        Processed in 0.065(s)   1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