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国美术家网祝大家新年快乐
    2. 祥龙辞岁去,灵蛇纳福来。 乙巳蛇年新春将至,中国美术家网也来到了创办的第22个年头。20多年来,我们一直坚持给广大用户带来美的信息,美的享受。感谢大家一直以来对我们的支持与关注,在春节来临之际,中国美术家网祝愿您蛇年新春大吉、平安顺遂、健康喜乐。 [详细...]
      2025/01/26 08:23:41 来源:中国美术家网 编辑:中国紫砂艺术网
    1. 小年来“寻蛇” 山西博物院推出两大生肖蛇展共迎新春
    2. 1月22日起,山西博物院推出两大蛇年生肖展,邀请海内外观众“博物馆里过大年”,体验年文化,爱上中国年,展览将持续至3月2日。 蛇,是自然界中极具生命智慧和进化魅力的生物。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其蜿蜒的身姿交织着神话与现实,时而化身神祇,守护人们的信仰,时而融入图腾,承载民族的标识。 “寻蛇——藏在山西博物院里的蛇”在山西博物院展出,展览以“寻蛇”为主题,通过龙蛇、金蛇、铸蛇、玉虬、画蛇、神蛇、巳蛇、灵蛇等八个板块,对藏于山西博物院的蛇形文物进行全面展示。展出的实物与图版中,众多文物首次亮相,显著提升了文物的活化利用率。展览构建展教融合模式,推出 [详细...]
      2025/01/26 08:16:23 来源:美术报 编辑:中国紫砂艺术网
    1. 灵蛇献瑞 乙巳蛇年生肖主题文化展在辽博开展
    2. 战国 蛇衔蛙铜饰件 辽宁省博物馆藏 1月22日,辽宁省博物馆遴选馆藏蛇元素艺术精品及民俗作品69件(套),为观众奉上“灵蛇献瑞——乙巳蛇年生肖主题文化展”,意在诠释蛇文化的内涵,展示蛇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象征,并传达蛇年吉祥纳福、和美安康的祝愿。 “在我国,关于蛇最早的文字和图片记录很有可能来自于《山海经》。在《山海经》中,蛇常常被描绘为神话人物的装饰品,他们将蛇作为耳饰,被称为‘珥蛇’。《山海经》中,多处关于‘珥蛇’的记载,涉及7位神话人物。‘珥蛇’不仅代表着神话人物对于蛇类的亲近与信仰,也同样表明他们对于蛇类的控制与征服。但是《山海经》原 [详细...]
      2025/01/26 08:15:47 来源:美术报 编辑:中国紫砂艺术网
    1. 灵影仙踪 上海博物馆举办蛇年迎春展
    2. 清 陕西皮影“青蛇架” 上海博物馆藏 值此乙巳蛇年即将到来之际,上海博物馆精选8件馆藏文物,并从云南李家山青铜器博物馆、湖北省博物馆借展5件文物,举办“灵影仙踪:上海博物馆蛇年迎春展”。1月14日至3月2日,展览在上海博物馆(人民广场馆)四楼第三展览厅对外开放。 在中国文化中,蛇被誉为“小龙”,是龙图腾的原型之一。其无足而水陆畅行,冬眠或蜕皮后宛若新生,种种特质令古人敬畏并将其神化。从甲骨文、《山海经》的记录,到青铜器、画像石上的图像,蛇的灵影遍布中国早期文明中。人首蛇身的创世神灵,诉说着先民对子嗣绵延的期许;部落领袖持蛇踏蛇,以助沟通天地 [详细...]
      2025/01/26 08:15:00 来源:美术报 编辑:中国紫砂艺术网
    1. 从秦岭到昆仑—​—王犇笔下的西北大山水气象
    2. 山水画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之一,承载着民族精神的表达与时代气息的延展。画家王犇以秦岭和昆仑为核心题材,将传统山水画技法与现代造型元素相结合,创作出兼具文化厚度与时代精神的“西北大山水”艺术语言。从秦岭到昆仑题材的开拓,王犇的作品不仅展现了自然山水的磅礴壮美,更融入了国家建设发展与民族精神内涵,体现出作者的家国情怀与使命担当。 秦岭,作为中国地理与文化的重要标识,自古便是文艺创作者的灵感渊薮。王犇对秦岭山水有着深沉的情感与独特的表达。从早期的秦颂系列到近年来的秦岭新晖系列,他通过巨幅山水画不断探索秦岭之雄浑与神圣,为这一古老山脉 [详细...]
      2025/01/26 08:13:26 来源:中国文化报 编辑:中国紫砂艺术网
    1. 会讲故事的中国画
    2. 富贵寿考图 (纸本设色) 146×78.4厘米 清 钱慧安 天津博物馆藏 中国画演进中,关于人物叙事的故实画由来已久。关于“故实”的起源,早在春秋时期史学家左丘明的《国语·周语上》中便已提及:“赋事行刑,必同于遗训而咨于故实。”三国时期韦昭在校注中称:“咨,谋也;故实,故事之是者。”很显然,故实画不止于叙事,还承载着宣扬“是”即教化的社会功能。隋唐及两宋时期的故实画,莫不如此。 到了明清时期,虽然以人物故实为主题的绘画相较于山水和花鸟而言,已逐渐式微,但其传世作品的数量仍然不可小觑,其叙事与教化的功能也一直得到延续。这些故实画,如其故事发生 [详细...]
      2025/01/26 08:10:28 来源:中国文化报 编辑:中国紫砂艺术网
    1. 深圳美术馆:黑土浓情剪万象
    2. 瓢舀鱼(剪纸) 50×60厘米 倪秀梅 日前,一场充满浓郁东北风情的“黑土浓情·一剪万象——深圳美术馆馆藏民间艺术暨百年方正剪纸艺术展”在深圳美术馆(新馆)与观众见面。 方正剪纸,这一来自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方正县的传统手工技艺,至今已有200余年历史,于2008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展览的“百年传承篇”中,方正剪纸那简洁粗犷又灵动自然的风格尽显,让人感受到黑土地上多民族民间剪纸融合发展的深厚底蕴。“黑土风情篇”中,一幅幅剪纸作品将黑龙江的生产劳动、乡土生活和民俗风情生动呈现,仿佛带观众走进了那片黑土地。 值 [详细...]
      2025/01/26 08:08:30 来源:中国文化报 编辑:中国紫砂艺术网
    1. 上海博物馆:印象派对光影梦
    2. 吉维尼的干草堆(油画) 克劳德·莫奈 1884年 POLA美术馆藏 上海博物馆的开年大展“印象·派对:POLA美术馆藏印象派艺术大展”是一场不容错过的国际艺术盛宴。展览汇集了36位艺术家的69件作品,可以说是一次全景梳理印象派艺术发展及影响的展览,其中不乏人们熟悉的画家,如莫奈、雷诺阿、塞尚、梵高、高更、马蒂斯、毕加索等,还有沃尔夫冈·提尔曼斯、杉本博司、草间弥生等当代艺术家。展览以“派对”为主题,巧妙地把不同风格的作品融合在一起,观众穿梭其中,仿佛置身于一场奇妙的艺术派对,随着空间的切换感受艺术流派的更迭。 过年逛展,怎能少了文创好物?上 [详细...]
      2025/01/26 08:07:31 来源:中国文化报 编辑:中国紫砂艺术网
    1. 浙江美术馆:象外大千忆旧游
    2. 杏花春雨图(国画) 79×193厘米 1969年 张大千 日前,浙江美术馆精心策划了“象外大千——张大千‘传统性创造’与‘全球性塑造’研究展”,以此作为对张大千诞辰125周年的特别献礼,也为即将到来的新春佳节增添了浓厚的艺术氛围。 张大千与浙江缘分深厚,他曾在浙江寓居4年,浙江的山水成为他创作的灵感源泉。此次展览共分4个板块,在“东西南北之人”板块,观众能看到张大千笔下的浙江山水,感受他对这片土地的热爱。“不负古人告后人”板块则展现了他对传统艺术的继承与创新。 展览最大的亮点要数“万里千寻心归 [详细...]
      2025/01/26 08:05:45 来源:中国文化报 编辑:中国紫砂艺术网
    1. 中国国家画院:岁朝华章展新韵
    2. “岁朝华章——全国画院蛇年迎春美术作品邀请展暨2024年度中国国家画院学术作品展”现场 新春佳节前夕,“岁朝华章——全国画院蛇年迎春美术作品邀请展暨2024年度中国国家画院学术作品展”在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拉开帷幕。这场艺术与年味儿交织的盛宴,汇聚了全国名家及画院的400余件精品力作。 展览中,名家作品匠心独运,细腻笔触与大气构图相得益彰,展现出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代艺术中的独特魅力。中国国家画院学术作品展也让人眼前一亮,不仅体现了艺术家们的深厚功底,而且展现了他们的艺术探索与创新,及其对当代社会、文化、生活的深刻思考和独特表达。此外,100幅书 [详细...]
      2025/01/26 08:05:00 来源:中国文化报 编辑:中国紫砂艺术网

    • 中国紫砂艺术网版权所有Copyright©www.zgzsys.com,All right
    • QQ:529512899424753128
    • Email:fuwu@meishujia.cnbeijing@meishujia.cn技术支持:中国美术家网
    Processed in 0.012(s)   0 queries cac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