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狗牯脑茶历史及发展过程

         狗牯脑茶产于遂川的汤湖乡,因其始产于当地茶山村的狗牯脑山上,故名狗牯脑茶。清嘉庆年间(1796~1820),今汤湖乡境内,木商梁为镒,水运一批木材到南京销售,因突遇洪水,木材全部冲失。梁为镒陷入困境,流落南京,遇寡妇杨氏,被其收留并结为夫妇。杨氏精于制茶,尔后梁为镒偕杨氏返回故乡,并带回一些茶叶种籽,在当地的狗牯脑山上,开垦小面积茶园种植,自制茶叶,称所制茶叶为“狗牯脑茶”。由于该茶叶制作精巧,色、香、味超群,受到人们称赞,而有了名气。其后,在民国时期,先后获得巴拿马一太平洋国际博览会金奖,浙赣特产联合展销会甲等奖。从此,名闻遐迩。 狗牯脑茶的制作技术,一向为梁家秘传,世代相沿,外人不得问津。民国32年(1943),狗牯脑茶第五代传人梁德梅,为了防止别人假冒,以其父梁纪兴为名,特在其制作出售的茶叶包装纸上,盖上文为“遂川县汤湖上南乡狗牯脑石山茶祖传精制青水发客货真价实诸君光顾请认图为记梁纪兴”的印章,将狗牯脑茶销往广东的南雄、韶关一带。

          狗牯脑茶建国前,狗牯脑茶种植面积小,产量很低,年产只有几十斤,民国31年(1942)的资料记载:“玉山茶又名狗牯脑,现在每两售法币三元”,“茶叶量为数不多”,“外省人氏却很少可以尝试到它清香之‘美味’了。” 建国初,为了保持和开发这一传统名茶,合理调整了狗牯脑茶叶的价格,各级领导深入狗牯脑茶制作传人的梁奇桂家(以下简称梁家)进行慰问,宣传政策,帮助解决一些具体困难,支持、鼓励其提高制茶技术,增加狗牯脑茶的产量,1957年产量提高到65公斤。

          农业合作化后,1957年狗牯脑茶园归集体所有。1958年汤湖人民公社茶山生产大队建立狗牯脑茶加工厂,聘请梁家为技术负责人,但由于管理体制、方法欠当,以及没有很好照顾技术负责人的实际利益,狗牯脑茶质量下降。为此,县人民委员会采取措施,于同年冬将茶园交回梁家经营,从而使茶叶质量得以恢复。此后,又由于土地、人员、资金问题及茶树老化等原因,狗牯脑茶产量仍一直徘徊于百斤之间。1964年,吉安专员公署拨专款1.2万元扶持,县动员8名城镇知识青年到汤湖落户,以梁家的人员、茶园为基础,创办遂川县狗牯脑茶厂,由梁家人负责,当年扩大茶园30亩。以后产量也相应提高。1968年,梁家第六代传人梁奇桂公开制茶技术,汤湖人民公社便积极开展人员掊训工作。1974年后,狗牯脑茶园发展到82亩,产量突破500公斤。

          1981年,汤湖人民公社从各生产大队抽调劳力,在狗牯脑山上新开茶园220亩。1982年,县选派狗牯脑茶厂技术人员梁光福(梁奇桂之子)参加中国茶叶青年考察团赴日本,考察日本茶树栽培和科技在茶叶生产中的应用,并参观了日本国立茶叶研究所。1983年始,汤湖人民公社以梁家传人和专业学校毕业技术人员为骨干,举办制茶培训班,先后培训精制狗牯脑茶技术人员300余人。

          1983年起,汤湖人民公社每年均要召开茶叶质量评比会。以后,汤湖乡以乡办狗牯脑茶厂为龙头,以千家万户为依托,扩大生产规模。1988年,利用老区专项扶贫贴息贷款20.4万元,采取乡村联营方式(农户出土地,茶厂出资金,收益按比例分成)与3个村93户茶农联办狗牯脑茶厂璜石联营分厂,当年种茶树500亩。致使狗牯脑茶产量很快上升,形成了汤湖乡的支柱产业之一。1990年,全乡茶园面积扩大到3159亩,总产3.22万公斤;制作狗牯脑茶的骨干厂家——狗牯脑茶厂,有厂长1人,副厂长2人,制茶技术员27人,职工43人,年产茶叶0.75万公斤。狗牯脑茶随着狗牯脑茶产量的增加,销路也日益广阔,其产品既销往国内,还出口欧美和东南亚等国家与地区。为进一步扩大销路,保护消费者权益,狗牯脑茶厂采取措施,制作商标,改进包装工艺。1986年使用“汤湖”牌商标注册防伪,1990年改为“狗牯脑”牌商标注册。1990年起,改以往的粗包装,为形式多样,美观大方,携带方便的精包装,深受消费者喜爱。

        • 中国紫砂艺术网版权所有Copyright©www.zgzsys.com,All right
        • QQ:529512899424753128
        • Email:fuwu@meishujia.cnbeijing@meishujia.cn技术支持:中国美术家网
        Processed in 0.078(s)   1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