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张天福与坦洋工夫的故事

        “在国际发展计划中,吾意当于产茶区域,设立制茶新式工场,以机制品代手工,而且产费可大减,品质亦可改良。”张天福将此话铭刻于心。

        2009年2月21日,中国历史名茶——“坦洋工夫”推介会在福州西营里茶叶市场隆重举行。茶界泰斗张天福到会,他深情地说:“我今年100岁了,(提起坦洋工夫)这辈子我有两次高兴:第一次是70多年前我在社口工作,引进日本机器生产红茶(坦洋工夫),人们感到很稀奇,排队购买坦洋……坦洋工夫过去是英国女王喝的,在英国伦敦人们也是排队购买的呀。第二次是现在,坦洋工夫产品又起来了,今天这么多坦洋工夫茶展销,我能不高兴吗?”张老话音刚落,全场掌声雷动。
          是呀,这位世纪老人与“坦洋工夫”结下不解之缘。


        因“坦洋工夫”到福安建立“一校一场”
          在福安,年长者和茶界人士如此自豪说起福安与台湾的茶业这段渊源:当年福建省就是学习台湾茶业发展“科教结合”的先进经验,在福安建立福建省立福安高级农业职业技术学校和福建省立福安茶业改良场。
          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初,有感于福建茶业的落后和台湾茶业的先进,1934年11月福建省政府组织考察台湾实业团赴台考察,张天福为其中一员。考察回来后张天福提出“欲振兴茶业,则培养专才,建立茶业研究机关,谋栽培与制造上之改良。”这一茶业发展的“科教合一”思想催生省政府决定建立一校一场(福建省立福安农业职业学校,今宁德市职业技术学院;福建省建设厅福安茶业改良场,今福建省农科院茶科所),选址由张天福负责考察后提出意见,由省教育厅、建设厅确定。张天福建议学校设址福安城关,改良场设址福安社口乡,得到同意。
          70多年后张天福回忆当年选址这里的理由:“一、福安是闽东中心,专区所在地,人才荟萃;二、水陆交通便利,特别寿宁斜滩至社口有水路直通福安赛岐到三都澳;三、社口是“坦洋工夫”的发祥地,福安、寿宁两地民众种制茶基础好;四、闽东北是福建茶叶主产地,产量占全省60%,选址这里有利开展科研。”其实,这四大理由中最重要的理由是社口坦洋村是“坦洋工夫”发祥地,坦洋地势不平坦,所以在离坦洋村3公里且地势较平坦的社口建立改良场。张天福在伊达式揉茶机前留影

        机器首制“坦洋工夫”一炮打响
          民主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在《建国方略》中对中国茶业问题有过这样的阐述:“在国际发展计划中,吾意当于产茶区域,设立制茶新式工场,以机制品代手工,而且产费可大减,品质亦可改良。”张天福将此话铭刻于心。1936年2月,他参加全国经济委员会农业处在南京召开的茶业技术讨论会,认真讨论挽救中国茶业改良方案,被获准购置制茶机械补助费3000元。回到福安,张天福从日本购进全套红茶机械制造设备(这套设备中尚存的伊达式揉茶机收藏于北京农业展览馆),于1937年在茶业改良场投入生产。
          红茶机械设备的引进是福建省制茶史上由手工过渡到机械化制茶的开始。投产当年,制茶81箱,由香港英商裕昌洋行以每50公斤75两银元成交。1938年除留作罐装及袋泡茶外,制茶28箱,经中国茶叶公司、商检局、汪裕泰茶号与茶叶专家吴觉农、冯绍裘等审评,认为比过去“建红”品质大大提高,堪与“祁红”媲美。此产品由茶业管理局在香港以每50公斤130元港币出售,与当年福安、寿宁各县出售的红茶最高价95元港币相比,高出37%。张天福机械制茶,一炮打响走红。自此,制茶技术的改进与推广不胫而走,各地纷纷来人、来函要求给予技术指导。
        呼吁保留生产“闽红三大工夫”茶
          福建省历史上有闻名海内外的“闽红” 三大工夫红茶,分别是坦洋工夫、政和工夫、白琳工夫。1970年起,国内实行“红改绿”(红茶改绿茶)的生产政策,特别是1984年外贸部门因出口成本换汇率低,对红茶生产采取“一刀切”,全面停止生产。张天福曾担任过几届福建省政协委员,在1984年召开的省政协会议上,他大声呼吁:“这样处理是不妥的,是缺少长远眼光的……外省的‘祁红’、‘滇红’保持历年出口,唯独福建仅留极少量的工夫红茶,不留余地全部砍光,把‘三大工夫’绝种于我们这一代,我们总感到倒牌容易,创牌难……因此,对红茶砍留问题不能单凭经济效益去衡量得失,应从全局、长远的生产观点出发、慎重考虑。”
          尽管“坦洋工夫”发展的道路并不平坦,但福安市却从未间断过生产,特别是国有企业———福安坦洋茶场一直坚持生产“坦洋工夫”至今,并保留传统的生产工艺。1986年,国有企业———福安县茶叶公司注册“坦洋”商标;后于1996年由国有企业———福安农垦茶叶有限公司改注册“坦洋”商标;2007年福安市茶业协会注册了“坦洋工夫”商标,并受福安市政府委托把她作为公共品牌,现在福安有经正式授权生产“坦洋工夫”的企业20多家,去年坦洋工夫商品值10亿元。今日,全国各地红茶消费悄然崛起,形成“万里河山一片红”的局面,“坦洋工夫”成为红茶世界的一支劲旅,人们回想张老当年的呼吁是何等有先见之明。
        而今依然情注“坦洋工夫”
          2004年底,张老来到福安坦洋茶厂考察,闻讯福安市委、市政府决心恢复打造“坦洋工夫”历史品牌,回到福州后欣然命笔,题写“坦洋工夫、驰名中外”8个字寄给茶厂,现在许多“坦洋工夫”生产经营的商家就以这8字作产品包装或店面装璜。
          福建坦洋工夫茶业股份有限公司是福安市政府牵头组建起来的一家生产“坦洋工夫”的旗舰店,2008年5月,这家公司生产的“茗红”坦洋工夫参加第五届“‘闽茶杯’2008年春名优茶鉴评大赛”荣获“金奖茶王”,并以100克3万元独揽春茶拍卖会标王。张老到会为颁奖,勉励公司继续努力,把企业做大做强。6月15日,他来到福安考察,还亲临公司的凯兴1号店指导工作。9月17日在张老百岁华诞之际,这家公司成为张天福基金会首批会员,将生产的“茗红”茶品作为“张天福百岁华诞和张天福茶业基金会成立”的专用礼茶。茶叶专家与旗舰企业的良好结盟有效推动企业的发展。
          张天福一直关注着“坦洋工夫”的发展壮大,他看到这些年有的地方茶叶外包装越来越奢侈,制作越来越注重单芽的现象,十分忧虑,2009年2月21日在福州举行的“中国历史名茶———‘坦洋工夫’推介会”上,张老语重心长地告诫“坦洋工夫”生产企业:希望在包装产品、打造品牌的时候,摒弃过度包装,把更多的精力放到保证和提升产品品质上;目前风行采用单芽制作极品红茶,价格奇高,这其实有利也有弊,希望“坦洋工夫”在做好茶、卖好茶的同时,能保持传统制作工艺,采用一芽一叶或一芽两叶,做让普通老百姓喝得起的“坦洋工夫”红茶。

        • 中国紫砂艺术网版权所有Copyright©www.zgzsys.com,All right
        • QQ:529512899424753128
        • Email:fuwu@meishujia.cnbeijing@meishujia.cn技术支持:中国美术家网
        Processed in 0.059(s)   12 queries
        upd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