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访高级工艺美术师蒋建军

      作者:核实中..2010-10-28 14:40:06 来源:中国紫砂艺术网

          (1/2)

          (2/2)

          中国美术家网--让艺术体现价值

         蒋建军,又名建君、丁山君,1963年生于江苏宜兴丁蜀镇制陶世家,文石轩主人。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江苏省陶瓷协会会员。自幼受家庭制陶的影响,从小对陶瓷的制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982年进紫砂厂后,一直从事壶艺的创作与设计,1989年毕业于江苏省宜兴轻工业学校陶瓷工艺专业,曾任紫砂厂锦达特艺班带班老师,1995年进中央工艺美院深造。创作中,经常得到顾绍培老师的悉心指点,制壶技艺突飞猛进。作品设计独特,制作严谨,手法新颖,在各类展评中屡屡获奖,深受壶界朋友的喜爱。

        丁山陶瓷城,有一处幽雅的地方,起着个低调的名字“文石轩”,主人蒋建军,在这儿用心思考、静心制壶,摸索自己的紫砂之路。

           兴趣为源,以思厚之

          蒋建军是科班出身,1986年就进学校学习陶瓷工艺专业,毕业后进紫砂厂继续锻炼,提升自己的紫砂技艺,从此开始了他的紫砂之路。

          纵观宜兴紫砂行业制壶艺人的习壶缘由,兴趣必居其一,或是爱一行做一行,或是做一行爱一行,蒋建军属于前者。他的“趣”源于他生活中的紫砂氛围,浓厚于他亲人们的做壶经历,又因为自己乐于思考、勤于思考,使得他在丁蜀诸多制壶人中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走出自己的道道来。

          据蒋建军说,1992到1994这三年是他最为艰苦也最为刻苦的时候,因为他要完全靠自己的力量正式开始“吃紫砂饭”了,而他的制壶兴趣和水平也是在这个阶段发生了飞跃。

          蒋建军看的名家壶多,远搜时大彬,近寻吕尧臣,尤其是吕大师的绞泥技艺,更是他喜欢模仿的对象。看得多了,想得也多,自然感悟颇丰。他首先是“悟”出了工作室的名字——壶上绞泥有雨花石的效果,雨花石又称“文石”,他好绞泥,也好文,以“文石”二字名轩,恰到好处,也可以当作是对制壶事业的敬意和对自己的鞭策。

          他的《五福临门壶》就是使用的绞泥技艺。“绞泥工艺”,早在唐朝就有,如绞泥瓷枕,这是一项传统工艺。紫砂绞泥和瓷器的绞泥不同,紫砂要把各色泥条按设计要求叠放镶嵌,再切成多色泥片,再按打身筒做壶的程序做。怎样叠放镶嵌是关键,图案就在那一步定型,紫砂绞泥要求制作者既要有扎实的传统基础,又要有很强的创新精神和艺术构思能力,因为绞泥本身就是既要有“光货”的功力,又要有“花货”的巧思。

          蒋建军在制作这把壶的时候,以纯正老紫泥塑四方壶身,用赭色泥料叠放镶嵌,做出喜庆、祥瑞的颜色搭配效果,此外,他还需考虑不同泥料的收缩度,以防止进窑烧制出现破裂。装饰用五只蝙蝠点到即止,壶盖四角各为一只,柱形壶钮侧面再粘上一只,达成“五福”之寓意。四柱体直嘴与壶把,更添大气、端庄之感。

          创意也是蒋建军思考的成果,比如《长乐壶》,壶形与《五福临门壶》大体相同,却是在四个转角镶上一层其他颜色的泥料,并在壶身嵌入篆书“长乐”字样,近似椭圆的空心壶纽,刚好一节拇指的位置,如此巧妙安排另有一番味道。

          他的创意还隐藏在壶底,那把《五福临门壶》就在壶底的款章间熔了几根金丝,在一千几百度的高温下依然牢牢地留在壶底,“真金不怕火炼”,这也是他对自己紫砂技艺持有的信心。

           实用为先,融情续之

          蒋建军的壶崇尚传统,以实用为基础,他手中的壶,往往有着古朴、大方的外形,抓握方便,泡饮实在。他的《彩蝶》、《三足乳鼎》、《祥龙献瑞》等都采用饱满、充实的壶腹,圈把配流或是直嘴,观之自然,用之顺手。

          随着人们对紫砂要求的提高,蒋建军也深知紫砂已非单纯器物之理,但“用”不可废,在此基础上,根据自己的理解和对每一把壶的独特寄托,他在壶上加进生动而不张扬的点缀,虽然都比较内敛,却极具装饰性。

          比如《彩蝶壶》,只是在壶身正反两面分别绘上两只或一只蝴蝶,即有色彩斑斓的效果。又因蝴蝶的着色和姿态不重复,蹁跹壶面,很有动感;《祥龙献瑞壶》只将壶纽做成龙的起伏之态便将整把茶壶带得活灵活现,随着壶把、壶嘴抽象出来的忽腾忽卧,使得原本为大品的《祥龙献瑞壶》却呈现出轻盈、灵巧,丝毫不觉有大品的笨重。

          像这样对传统壶型稍加装饰就可以表现出千姿百态的茶壶已经无法使他满足了,约摸十多年前,蒋建军就开始设计自己的风格了。翻看《彩蝶》、《乳鼎》等等的壶底,都可以意外地发现一片疑似真物的枫叶,这些枫叶现在已成为蒋建军壶的“标志”了。枫叶是很有感情的自然界尤物,文人墨客也都喜爱吟咏、描绘,更是常常被寄托入浓浓的情意。而枫叶本身的脉络、叶边的齿痕要在紫砂上表现得逼真,却着实是项挑战。蒋建军倒是很乐意追求这样的“特殊”,也乐意迎接这样的挑战,多年来对紫砂的感情养成他“只要是好东西不管难度多大都要尝试表现到紫砂壶上”的韧劲。

          在这过程中,他也尝试过许多不同的手法,最后发现,把天然的枫叶嵌入泥中,压出线条,再取走枫叶细心理清,可以最形象而自然地表现枫叶。做得多了,壶上的枫叶就愈加栩栩如生了,到后来,又尝试着染上红的、黄的、绿的颜色,逐步成为了自己的独特风格,也更加不可模仿。

          渐渐地,壶底的枫叶也满足不了他的表现欲了,像他的《清风壶》、《秋韵壶》,枫叶干脆登上了壶腹乃至壶盖。《清风壶》是黄泥料,嵌盖,把、嘴、盖在一个水平面上,壶纽为树枝造型,盖面三片形态各异的红色枫叶,安然自处,枝干穿插其间,将三片枫叶自然分开,于整体中现空间。

          《秋韵壶》壶身采用黑料,壶腹下方用同一种泥料浮现波浪,一大一小两片枫叶从壶盖延展至壶身,盖与壶身相接处,天衣无缝,刚好合一。枫叶用橘红、橘黄交替入色,在黑色壶身上尤显逼真,叶脉清晰可见,色彩不乏真实感。

          聊着紫砂,摩挲着手边的茶壶,于凝神处感受蒋建军对紫砂的感情,回味他细数学艺经历的神情,抬起头来望见的,是一位认真、用心的制壶爱壶人。


        责任编辑:杨小薇
        • 中国紫砂艺术网版权所有Copyright©www.zgzsys.com,All right
        • QQ:529512899424753128
        • Email:fuwu@meishujia.cnbeijing@meishujia.cn技术支持:中国美术家网
        Processed in 0.098(s)   12 queries
        upd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