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清代紫砂壶刨根溯源

         紫砂壶的发展经过了草创期和明代时期的发展之后进入了中国最后一个王朝:清朝。这个来自白山黑水之间的王朝摧枯拉朽地把已经老迈的明帝国推出了历史,兴起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康乾盛世,既然是盛世,自然各种文化艺术都得到了空前的发展,紫砂壶艺术也不例外,而且在明代的制壶传统基础上又发生了一次长足的转变。

          明代紫砂壶在供春时期表现出原始自然的朴拙风格。到了明代中后期,因为工艺的成熟、时人的推崇和对紫砂壶艺术理解的加深,这门艺术开始走向多样的繁荣,由大壶转向小壶,由朴拙转向了精细。到了清代,工巧的风格进一步得到发展,更加纤丽精巧,紫砂器皿、文玩的种类也更加丰富。同时各种工艺和其他风格也都得到了当时众多艺人们的发扬光大,可以说康熙中期到乾隆晚期这段时间是紫砂壶造型艺术全面大发展的时期。初期,风头更劲的当然是延续了前朝余势的文丽工巧风格,它在清代的代表人物就是陈鸣远。陈鸣远,名远,号鹤峰,一号石霞山人,父亲是明末清初的名匠陈子畦。陈子畦是时派(详见《刨根溯源之明代紫砂壶》)工巧风格的继承者之一,陈鸣远则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他的作品技艺非常的精湛,擅长壶体的雕塑、刻镂、贴花、泥绘、铭刻等等一切细致功夫,几乎是将紫砂壶工艺推向了巅峰。而且此人不仅手巧还心灵,手下的壶总是富有创新,总能给人耳目一新的惊喜,不光是壶,可能因为手上有活不动就难受,陈鸣远还设计制造了各种盆、杯、笔架、水盂、文玩、瓜果,加上他本人雅健的书法,使得声望极高,与供春、时大彬并称为“三大名家”。他对明代万历以来文丽纤巧风格的继承和完善,终于创造出了一个完整而独特的紫砂壶艺术流派。他的壶畅销海内外,现在美国、日本、新加坡等地的博物馆和私人收藏家手里都还有陈鸣远的真迹;他本人则在当时名噪一时,吃遍全国,“足迹所至,文人学士,争相庭揽”。他手下著名的壶形有南瓜壶、梅干壶、包袱壶、束柴三友壶、葵花八瓣壶、四方桥顶壶、四足方执壶等诸多花器。

          到了清代嘉庆和光绪年间,紫砂壶艺术史上又来了一位指点江山的老大——陈曼生,名鸿寿,字子恭,又号老曼、曼生、曼公。这位先生颇有文才,又精于书画和金石篆刻,嘉庆二十一年时来到离宜兴不远的溧阳做县长,爱好四处到处游荡的他无意间结交了当时的制壶名手杨家兄妹:大哥杨彭年、二哥杨宝年、三妹杨凤年,并对他们的制壶工作给予了极高的鼓励支持。意犹未尽的老曼把自己的书画和篆刻造诣与紫砂壶相结合了起来,让杨家兄妹制壶,由他往上刻字、刻画,并且亲自设计了“曼生十八式”专门适应自己的书画篆刻,开创了一代文人壶风。既然要刻字画,那自然要求壶身有足够的空间,于是壶风再次由繁趋简,逐渐呈现出典雅适古的风格,形体又多为几何形以便书画。这种由陈曼生和杨家兄妹创制的一派紫砂壶被称为“曼生壶”,在当时大行其道,名重四野,为广大的知识分子所喜爱。虽然明代时大彬已经首创了书法和紫砂壶的结合,但他大多也局限于用在题记、款识上,并没有在壶身上大书特书,而陈曼生则第一次把篆刻搬上了紫砂壶身,把金石、书画、诗词和紫砂壶完美地融为了一体,他不但自己写,还带动了文人一起创制曼生壶,使这种新的壶风历世不衰,延传至今。合欢壶、延年瓦当壶、六方壶、石铫壶、传炉壶、井栏壶、柱础壶、四方壶、石瓢壶、觚棱壶、圆珠壶都是“曼生十八式”里常见的式样,陈曼生及其幕僚们对紫砂壶形的创新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为紫砂壶带来了由繁复简的几何形期,这才有了现在咱们经常听到的“方非一式,圆非一相”。

          当时的制壶名手除了杨彭年之外还有邵二泉、黄玉麟、瞿应绍、朱坚、蒋万泉、俞国良和倍受当代顾景舟大师所推崇的邵大亨,这些名手、名家和文人墨客们一起使清代的紫砂壶艺术呈现出气象万千,蒸蒸日上的景象。

        • 中国紫砂艺术网版权所有Copyright©www.zgzsys.com,All right
        • QQ:529512899424753128
        • Email:fuwu@meishujia.cnbeijing@meishujia.cn技术支持:中国美术家网
        Processed in 0.104(s)   1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