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紫砂壶世家和派别
    2.   除了耳提面命的师授徒承的技艺薪传之外,紫砂陶艺还形成了风格流派。在紫砂壶艺中,历来就有光货、花货、筋瓤货等器型表现手法,它们的成型手法在身筒制作中具有相同或相似的工艺之处,在装饰手法上却大不相同,所形成的美学趣味也不同,各个从业艺人除了随师傅所接受的工艺影响外,还会根据自身文化修养、审美喜好和技艺手段,在日积月累的实践中最终形成自己的风格特点。以时大彬为例,“初自仿供春得手”,日后有所变化,他的光货制作,在清代邵大亨手里达到了极致,“清嘉、道以后百五十余年中,无有超越他之上者”,而当代紫砂泰斗顾景舟却是从仿邵大亨人手:“我仿制大亨作品的第一件就是掇壶,作于1936年……经仿制邵大亨的作品, [详细...]
      2011/04/01 17:03:40 来源:网络 编辑:中国紫砂艺术网
    1. 宜兴丁蜀龙窑漫记
    2.  中国陶瓷,发达最早,首先使用釉及窑火的伟大艺术,千变万化,无涯无尽,技艺达世界最高峰。   最原始的窑,是利用现成的山洞,或者挖掘洞穴,用势头砌成,在里面焙烧“缶”一类的陶器,这就是“缶”字构成的由来。   据《宜兴县志》记载,早在西周时期(约公元前十一世纪——公元前七七一年),宜兴就出现了圆形升焰窑。唐代中叶起窑形向龙窑演变,故窑炉在唐、宋、元、明、清均为龙窑。龙窑是中国古代陶业工人所说的龙而得名。宜兴龙窑,依山势倾斜用砖砌筑成山坡斜直焰式筒形的弯状隧道,一般长约30米至70米,顶端高约12米,倾斜角8至20度,结构简单,分窑头、窑床、窑尾三部分。在龙窑弯状脊上 [详细...]
      2011/04/01 16:58:01 来源:网络 编辑:中国紫砂艺术网
    1. 紫砂壶供春壶的来历
    2.  喜欢紫砂壶的朋友,一定听说过“供春壶”,那么,什么叫供春壶呢?它有什么来历?   供春,是个人名,即龚春,明代弘治、正德年间人,学宪吴颐山的家僮。吴颐山,名仕,字克学,与苏州唐伯虎等友善。正德甲戌年(1514年)进士,后以提学副使擢四川参政。据记载,吴颐山未中进士前,读书宜兴金沙寺(在今宜兴湖滏镇)。书僮供春“给使之暇”,发觉金沙寺僧人将制作陶缸陶瓮的细土,加以澄练,捏筑为胎,规而圆之,刳使中空,制成壶样。便“窃仿老僧心匠,亦淘细土,抟坯茶匙穴中,指掠内外”,做成“栗色暗暗如古金鉄”的茶壶,这就是后来名闻遐迩的紫砂茶壶。因壶为供春所制,通称供春壶。供春壶开创了宜兴茶壶的新天地。 [详细...]
      2011/04/01 16:57:31 来源:网络 编辑:中国紫砂艺术网
    1. 嘉道年间的紫砂壶发展
    2.   乾隆年间陶瓷艺术的繁缛之风有所抬头,紫砂壶的造型装饰上也出现了“炉均釉”等华丽装饰,在紫砂胎上彩绘、描绘、泥绘、贴花、镂空、包嵌等,以适应世俗需求和宫廷趣味,这和紫砂陶的质朴无华显然是不类的。   陈鸿寿的出现扭转了这个颓势。他设计的紫砂壶,一扫繁复粗俗的格调,洋溢着清新自然之风。继后的邵大亨,以其不俗的审美取向和顽强的价格精神,以及出众的技艺,打开一片雄健挺拔的艺术天地,与黄玉麟一起,在晚清历史上留下浓抹重彩的一笔。   陈曼生名鸿寿,字子恭,又号老曼、曼寿、曼公,还有夹谷亭长、胥溪渔隐、种榆仙客、种榆道人等别称,他生于乾隆三十三年(1768),卒于道光二年( [详细...]
      2011/04/01 16:56:55 来源:网络 编辑:中国紫砂艺术网
    1. 中国最早的紫砂茶壶
    2. 明代中后期,中国的茶具发生了一场大变革,那就是紫砂茶壶的勃起。明代的茶文化中记载着紫砂茶壶当时盛行的两个原因:   一是紫砂茶壶适宜泡散茶,与末茶相比,放在紫砂茶壶中的散茶不容易瀹出茶香。紫砂茶壶体小壁厚,保温性好,有助于激发与保持茶香,这是紫砂茶壶的使用效果。   二是紫砂茶壶迎合了明代中后期的审美风尚。   这股思潮弥漫于晚明社会,可以说,以“淡”为宗,是当时社会审美意味所在。   紫砂茶壶应运而生,紫砂茶壶的兴盛,伴随着两个和尚的传说。第一位和尚是云游四方的“异僧”,他经过宜兴一带,无意味中发现了五色土-宜兴紫砂茶壶的原料。有了原料,还得有人制作紫砂茶壶,偏偏宜兴 [详细...]
      2011/04/01 16:26:34 来源:网络 编辑:中国紫砂艺术网
    1. 紫砂茶壶的起源
    2.  尧臣、蔡襄、苏东坡这些大文豪都留下了一些咏茶名篇、名句。其中梅尧臣的“小石冷泉留早味,紫泥新品泛春华”堪称千古绝唱,讲的就是用紫砂陶壶烹茶。当然最讲究、最有创造精神的要数苏东坡了。他总结出“活水还须活火烹,自临钓石取深情。”用活水、江流深水煎茶,味道会不同凡响,更加清醇清远。到了明代饮茶的方法发生了很大的变化,1595年张源撰写的《茶录》对沏茶的程序,做了详尽的介绍:“探汤纯熟便取起,先注少许壶中,祛汤冷气,倾出,然后投茶,茶多寡宜酌,不可过中失正……两壶后又用冷水汤涤,使壶凉洁,不则减茶香矣。”这与今天的沏茶方法没有什么不同。烹茶演变为沏茶,对茶壶的质地要求就相对高了,通过千百年来的实践, [详细...]
      2011/04/01 16:18:10 来源:网络 编辑:中国紫砂艺术网
    1. 紫砂茶壶的历史
    2. 紫砂生产始于北宋中叶,至明正德年间(1506-1521年)开始兴盛,并涌现出了许多民间艺人。其中供春,把紫砂器推进到一个新的境界而成为最早的著名民间艺人。至万历年间,名匠辈出,各人自立门户,争奇斗胜。在制品的烧制技术上也得到改进,使产品增加了色彩和光洁度。万历以后紫砂工业形成独立的生产体系,而进入百品竞新的兴盛时期,除了生产茶具外,还生产文房雅玩、香盒等工艺品。明未,紫砂被葡萄牙商人带到欧洲,称为红色瓷器。清代,紫砂工艺迅速发展,产品的式样和风格比明代更为奇特,新品种也不断增加,如紫砂花盆以及种种陈设和玩具。其中有借鉴花果造型和古铜器式样的茶壶,还有用各种粉彩山水装饰的紫砂壶以及花生、荸荠各式 [详细...]
      2011/04/01 16:15:10 来源:网络 编辑:中国紫砂艺术网
    1. 明清紫砂壶价值被低估之事
    2.  去年嘉德的春拍上,一把1948年顾景舟制、吴湖帆书画“相明石瓢壶”以1232万元创出紫砂壶拍卖世界纪录,这无疑给近两年行情并不稳定的紫砂壶市场奠定了继续发展的坚实基础。有相关业内人士认为,虽然紫砂壶的拍卖记录达到了1232万元,但还远远不如瓷器、玉器、竹木牙角雕、书画等门类艺术品的市场行情。另外,明清紫砂壶的价值更是严重被低估,目前市场拍卖价格平均只有十几万,这批紫砂壶的文化内涵还没有完全被市场所重视。   即便目前紫砂壶的市场拍卖价格还不是很高,但仍有一些公司先后推出紫砂专场,在市场化操作的同时,也耐心地向市场诠释着紫砂壶的文化内涵。据了解,各大拍卖行的紫砂器主打近现代名家紫 [详细...]
      2011/03/27 16:44:06 来源:网络 编辑:中国紫砂艺术网
    1. 看紫砂壶的发展时期
    2. 美国旧金山市亚洲美术博物馆的谢瑞华,1981年著有《宜兴陶器人名索引》,因尚未见及,不知收录多少人名。谢瑞华对紫砂的分期有进一步的研究,她将紫砂分为六期:   草创期   十六世纪早期以前。羊角山出土的紫砂残片,是所见最早的实物标本。文献所记这个时期的代表人物,主要是正德年间的金沙寺僧人和供春。   第一期   十六世纪晚期到十七世纪早期。这个时期名家辈出,壶式千姿百态,特别注重盘纹器的制作。这种风气延续到十八世纪以后。   第二期   十七世纪晚期到十八世纪末,自然形壶、几何形壶、筋纹形壶和小圆壶(它是后世水 [详细...]
      2011/03/27 16:22:00 来源:网络 编辑:中国紫砂艺术网
    1. 壶友介绍明代紫砂
    2.   故宫收藏明代款识的紫砂器多为仿品。从文献记载看,同明代紫砂壶制作业相当兴盛。明周高起的《阳羡茗壶系》一书,记录了不少的制壶“名家”和“大家”都是制作神品的名匠。明代最有声望的是龚春,又有“四家”(即董翰、赵梁、元畅)及“三大”(时大彬、李仲芳、徐友泉)之说。晚明人时大彬是当时的“三大”之一,也是后人研究明代紫砂壶的重点名匠,时大彬在紫砂工艺的发展中有很大贡献,他不仅自己制壶,同时培养了许多制壶名手,并总结前人的经验,改进了“断木为模”的制法,以槌片、围圈、打身筒的方法成型,或用泥片镶接成型。   明清两代文献中常把时大彬与龚春并列,如明人文震亨《长物志》言“壶以砂者为上”,“ [详细...]
      2011/03/27 16:18:44 来源:网络 编辑:中国紫砂艺术网

    • 中国紫砂艺术网版权所有Copyright©www.zgzsys.com,All right
    • QQ:529512899424753128
    • Email:fuwu@meishujia.cnbeijing@meishujia.cn技术支持:中国美术家网
    Processed in 0.016(s)   0 queries cac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