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漫话宜兴紫砂矿(三)

        宜兴紫砂陶土泥料无论是紫泥、绿泥还是红泥,从矿层中开采出的矿泥,俗称“生泥”。需堆置露天,经风化、敲鎚、松散、磨研、过筛、水拌、陈腐、槌练(现今则通过机械粉碎、过筛、捏练),才成为可供制作坯件之用的熟泥。明·周高起《阳羡茗壶系》载 : “造壶之家,各穴门外一方地,取色土筛捣,部署迄,弇窖其中,名曰养土。”生泥露天堆放的时间,一般都在三年以上,称之风化。除了练泥加工的每道工序工艺流程之外,泥矿的陈腐是导致最终效果的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使矿料在有氧分条件下,充足吸取水分,使之彻底分化裂解,增加其自然细度,让泥料结构的精华(硅、钾、钠等天然成分),得以尽量浸出外移。泥料陈腐一般都要十个月以上,这样矿料就能完全裂解与分化。既可改善泥料性能,增加塑性,亦能使泥料经烧成后润湿可亲,颜色温润可爱,经冲泡品茗,其颜色都会有所变深,火气退化而变得柔和玉气。



        明代紫砂壶陶土色泽,早期比较单一,近似缸胎,皆取其自然色泽,不经相配。这说明宜兴紫砂陶土与普通陶土相混杂而用,紫砂陶土还没有从普通陶土中完全剥离、演化。明·周高起《阳羡茗壶系》载 : “壶之土色,自供春而下,及时大彬初年,皆细土淡墨色,上有银砂闪点 , 迨钢砂和制,谷绉周身,珠粒隐隐,更自夺目。”到这一阶段,宜兴紫砂陶土已经呈现自身的面貌,即原始自然的、从宜兴陶土中初级分化的面貌。为增加紫砂陶器的色彩艺术效果,为增加紫砂陶器的材质艺术效果,艺人们开始采用几种不同色泽的泥料相互配合,用多种色泥作不同配比。自明代后期起,宜兴紫砂艺人已掌握运用天然泥料和颜料配色的方法,以宜兴紫砂陶土中的紫泥、红泥、绿泥这三种基本色泥,选择泥性相近,烧成收缩比率相似,根据需要掺以钢砂、泥砂,不同粗细颗粒的混合砂,使紫砂陶土色泽变化更为丰富。种种变异,多彩陆离,妙色天错,烂若披锦,妙出心裁,移人心目。明代时大彬、徐友泉、沈君用、陈仲美等在宜兴紫砂陶土相配合成、配泥配色上各有心得,各有成就,是宜兴紫砂陶土相配合成杰出的代表人物。明·周高起《阳羡茗壶系》、清·吴骞《阳羡名陶录》载:“时大彬,或陶土……诸土色亦具足,不务妍媚而朴雅坚栗,妙不可思……”,“徐友泉,配合土色所宜,毕智穷工,移人心目。……泥色有海棠红、朱砂紫、定窑白、冷金黄、澹墨、沉香、水碧、榴皮、葵黄、闪色、梨皮渚名。种种变异,妙出心裁。”“沈君用,配土之妙,色象天错,金石同坚。”“陈仲美,好配壶土,意造诸玩。”“以天青(紫泥)、石黄(红泥)和之,成浅深古色。”紫砂泥土的相配合成之法,艺人们各自有各自的妙招绝活,相配合成的泥色亦不尽相同,正如明·周高起《阳羡茗壶系》中所记载的那样:“取用配合,各有心法,秘不相授。”



        宜兴紫砂陶土或单一,或相配合成,除上述泥料内在质量之特点之外,紫砂泥的发色效果还取决于烧成的氧化气氛。人们把一件精美的紫砂工艺品称之为“土与火的艺术”,陶艺当先,离不开土,亦离不开火。紫砂陶土烧成时温度稍有差异变化,则色泽亦跟着起反应,变化多端,妙不可言。紫砂的各种泥色辨色较难,紫砂茗壶的各种色泽名称各异,无法名状。清·吴梅鼎《阳羡茗壶赋》曰:“若夫泥色之变,乍阴乍阳。忽葡萄而绀紫,倏桔柚而苍黄,摇嫩绿于新桐,晓滴琅玕之翠,积流黄于葵露,暗飘金粟之香。或黄白堆沙,结哀梨兮可啖;或青坚在骨,涂髹汁兮生光。佊瑰琦之窑变,非一色之可名。如铁如石,胡玉胡金。备五文于一器,具百美于三停。远而望之,黝若钟鼎陈明延。迫而察之,灿若琬琰浮精英。岂随珠之与赵璧可比异而称珍者哉。”将紫砂泥质之种种发色变异,描述得十分详尽,十分透彻。清·兰田奥玄宝《茗壶图录》之“泥色篇”称:“泥色之辩,洵难矣。每壶各异,譬犹天文之粲然,不可得而名状也。请言概略。有朱泥,有紫泥,而朱紫二色,则壶之本色也(注:这里少记载紫砂陶土绿泥一项)。或谓红曰朱砂、黑白紫砂,而朱有浓淡,紫又有深浅。……或有铁色、栗色、淡墨色、猪肝色、黯肝色,又有金银沙闪点者,谷绉周身者,其他如海棠红、朱砂紫、定窑白、冷金黄、沉香、水碧、榴皮、葵黄诸名,皆取譬以名状。”顾景舟、徐秀棠《宜兴紫砂工艺陶》一文认为:“如果辨色命名,可称:铁青、天青、粟色、猪肝、黯肝、紫铜、海棠红、朱砂紫、水碧、沉香、葵黄、冷金黄、梨皮、香灰、青灰、墨绿、桐绿、鼎黑、棕黑、榴皮、漆黑等诸色。如细细观察各种泥色里又有白砂星星,如银砂闪点,日光映射,宛若珠韵。”可是紫砂陶土的色泽是丰富多彩的。至于称谓,紫砂陶土在民间根据色泽而称谓更是多不胜数,除了以上已经表述的以外,还有大红袍、宝石蓝、青铜、芒果、天蓝、黄金段、清水、拼紫、底槽清、玉石、白麻子、菜茄、豆碧、嫣红、赤鳝、桂花、琵琶黄、青黑料、蟹壳青、玉米黄、珍珠米、黑芝麻、铁砂、金钢砂等。优异的、创新的、相配合成的紫砂泥色层出不穷,多姿多彩,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 中国紫砂艺术网版权所有Copyright©www.zgzsys.com,All right
        • QQ:529512899424753128
        • Email:fuwu@meishujia.cnbeijing@meishujia.cn技术支持:中国美术家网
        Processed in 0.084(s)   1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