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紫砂历代名人传及款识图章(明 - 近现代)

        明代



        李茂林

        即李養心
        明代嘉靖、萬曆間(1522-1619)宜興製壺高手。號茂林。江蘇宜興人,一說江西婺源人。生卒不詳。“四名家”(董翰、趙梁、袁錫、時朋)後製壺名工,擅作小圓式壺,世稱“名玩”,樸實中具妍麗之態。排行第四,故又以“小圓壺李四老官”得名。製壺不加署款,僅硃書號記而已。原先壺坯,都附入缸窯燒造,不用匣缽封閉,沾有缸壇釉淚。自養心始,壺另作瓦囊,閉入陶穴,防止砂壺沾染釉淚,砂壺燒造質量大為提高。子李仲芳,亦是當時製壺名手。明?周高起《陽羡茗壺系?正始》︰「李茂林,行四,名養心。製小圓式,研在樸致中,允屬名玩。自此以往,壺乃另作瓦囊,閉入陶穴,故前此名壺,不免沾缸罈油淚。」明?陳貞慧《秋園雜佩》稱︰養心之壺藝在時大彬之上,為供春勁敵。傳世作品極少。民國?李景康、張虹《陽羡砂壺圖考?創始》︰「自正德以遞萬曆,所製多大壺,李茂林始製小圓式,實為陽羡小壺之鼻祖。」顧景舟主編《宜興紫砂珍賞》,著錄有李養心“菊花八瓣壺”一具,底刻款“李茂林造”四字楷書款,香港茶具文物館藏品。見該書頁57


        惠孟臣

        傳為明代天啟、崇禎間( 1621-1644)宜興製壺名手。江蘇宜興人,生卒不詳。孟臣名號有君德、思亭等,孟臣是晚年自號。為時大彬後一名手。孟臣製壺,大壺渾樸,小壺精妙。以竹刀刻款,蓋內有“永林”篆字小印者最精。筆法類褚河南。後世仿製者眾,廣東潮州茗飲喜小壺,故粵中偽造孟臣小壺,觸目皆是。清.吳騫《陽羨名陶錄.家溯》﹕「惠孟臣,不詳何時人,善仿古器,書法亦工。」日.奧蘭田《茗壺圖錄》﹕「鳴遠、孟臣,名尤顯。……在日本,重煎茶小壺,凡刻有惠孟臣、陳鳴遠、陳曼生等名字者,都受到珍愛。」民國.李景康、張虹《陽羨砂壺圖考.別傳》﹕孟臣製壺「渾樸工致兼而有之,泥質朱紫者多,白泥者少。出品則小壺多,中壺少,大壺最罕。筆法絕類褚河南,惟細考傳器,行、楷書法不一,竹刀鋼刀並用,要不離唐賢風格,仿製者雖精,書法究不逮也。」

        徐次京

        明代天啟、崇禎間( 1621-1644)宜興製壺高手。生卒不詳。仿古器精良,書法亦佳。清?吳騫《陽羡名陶錄?家溯》︰「徐次京,善摹仿古器,書法亦工。王汋山長子翼之燕書齋藏一壺,底有八分書“雪庵珍賞”四字,又楷書“徐氏次京”四字,在蓋之外口,啟蓋方見,筆法古雅。惟蓋之合口處,總不若大彬之玄妙也。」次京傳器,香港藝術館刊“三足龜水滴”一件,底鐫“次京”二字陽文篆書方印。

        承雲從
        明代天啟、崇禎間( 1621-1644)宜興製壺高手。生卒不詳。明?周高起《陽羡茗壺系?別派》︰「承雲從,善仿(徐)友泉,(沈)君用,天啟、崇禎間人。」雲從傳器,《茶具文物館?羅桂祥藏品》(下冊)著錄香港茶具文物館藏“雲從桂花四瓣壺”一具,高6.7、寬9.6公分。壺底鐫“雲從製,為履中先生”八字楷書。

        周季山

        明代天啟、崇禎間( 1621-1644)宜興製壺高手。生卒不詳。明?周高起《陽羡茗壺系?別派》︰「周季山,善仿(徐)友泉、(沈)君用,天啟、崇禎間人。」

        陳挺生

        明代天啟、崇禎間( 1621-1644)宜興製壺高手。生卒不詳。明?周高起《陽羡茗壺系?別派》︰「陳挺生,善仿(徐)友泉,(沈)君用,天啟、崇禎間人。」


        陳和之

        明代天啟、崇禎間( 1621-1644)宜興製壺高手。生卒不詳。善仿徐友泉、沈君用,壺式高古清絕,書法有晉唐風。明?周高起《陽羡茗壺系?別派》︰「陳和之,善仿友泉、君用,天啟、崇禎間人。」日?奧蘭田《茗壺圖錄》卷上︰陳和之「字法具晉唐遺風,泥色濃紫,或豬肝色。試以指搖蓋,鏗作金石之聲。滌拭之久,自發闇然之光,非所謂和尚光之比也。通體氣格高古,韻致清絕。令予心醉忘餐,可稱茶療之珍玩也。」和之傳器,茗壺圖錄》著錄有“紫泥圓壺”一具,流直而仰,環而纖,腹圜而豐,圈底內凹,口內設堰圈,蓋之如合符,的成乳形,流下鐫楷書“陳和之”三字。民國?李景康、張虹《陽羡砂壺圖考?別傳》著錄有李鳳廷藏“**觕砂中壺”一具,形扁如合歡,壺底鐫“陳和之”三字楷書,旁鈐“和之”篆文印章。

        徐令音

        明代天啟、崇禎間( 1621-1644)宜興製壺高手。清?吳騫《陽羡名陶錄?家溯》︰「徐令音,未詳其字,見《宜興縣志》,豈即世所稱小徐者耶。」令音,疑為徐友泉子,即世稱小徐者。徐喈鳳《重修宜興縣誌》載,友泉、用卿、君用、令音,皆製壺名手。與諸人同列,想必造詣在伯仲間矣。令音傳器,香港蘇士比編《宜興陶器》,著錄有“魚頭水盛”一件,底鐫“徐令音製”四字陽文小篆印章。《陽羡砂器精品圖譜》著錄“漢方壺”一具,泥淡紫梨皮,氣骨淳厚,古樸簡練,底鈐“徐令音製”篆文方印。


        陳俊卿
        明代天啟、崇禎間( 1621-1644)宜興製茗壺高手。生卒不詳。紫砂名師時大彬徒弟。明?周高起《陽羡茗壺系?別派》︰「陳俊卿,亦時大彬弟子。」清?吳騫《陽羡名陶錄?家溯》、民國?李景康、張虹《陽羡砂壺圖考?正傳》著錄內容皆相同。

        陳光甫

        明代天啟、崇禎間( 1621-1644)宜興製壺高手。生卒不詳。製壺仿供春、時大彬,有入室之譽,經其手摹,具體而微。明?周高起《陽羡茗壺系?雅流》︰「陳光甫,仿供春、時大,為入室。天奪其能,早眚一目。相視口、的,不極端致,然經其手摹,亦具體而微矣。」

        沈君盛

        明代天啟、崇禎間( 1621-1644)宜興製砂壺高手。生卒不詳。製壺善仿徐友泉傳器,參以沈君用(士良)之法。明?周高起《陽羡茗壺系?別派》︰「沈君盛,善仿友泉、君用,天啟、崇禎間人。」


        沈君用

        明代天啟、崇禎間( 1621-1644)宜興製壺高手。名士良,俗呼“沈多梳”(宜興垂髫之稱)。自幼知名,巧殫厥心,中年夭折。具陳仲美之智,製壺尚歐正春一派。善配壺土,技術精湛,蓋口準縫,不苟絲髮。明?周高起《陽羡茗壺系?神品》︰「沈君用,名士良。踵仲美之智,而妍巧悉敵,壺式上接歐正春一派。至尚象諸物,製為器用,不尚正方圓,而準縫不苟絲髮。配土之妙,色象天錯,金石同堅。自幼知名,人呼之曰“沈多梳”。巧殫厥心,以甲申四月夭。」甲申為崇禎十七年(1644)。君用傳器,民國?李景康、張虹《陽羡砂壺圖考?別傳》著錄有︰陳煅┎?amp;ldquo;紅泥粗砂小壺”一具,流短而把反,製作極精,壺底鐫“大明天啟丁卯(1627)君用製”九字楷書三行。洵俊品也。


        陳正明

        明代天啟時( 1621-1627)宜興製壺高手。生卒不詳。所製茗壺,工整精雅。民國?李景康、張虹《陽羡砂壺圖考?別傳》︰「正明,天啟間人,製器極精雅。」正明《器,餐霞軒雜錄》載,文后山藏有宜興茗壺,皆極精雅,其一署款“壬戌秋日,陳正明製”八字。壬戌為天啟二年(1622)。

        陳辰

        明代萬曆、崇禎間( 1573-1644)宜興陶刻名手。字共之,生卒不詳。專事代陶工鐫刻書銘,譽稱陶之中書君。明?周高起《陽羡茗壺系?別派》︰「陳辰,字共之。工鐫壺款,近人多假手焉,亦陶家之中書君也。」陳辰傳器,《宜興紫砂珍賞》著錄有二器︰1.“合歡提樑壺”,壺身刻“合歡當酒(篆體),庚戌(1610)西盧(楷書)”八字,蓋鈐“陳製”篆體小方印,底鈐“共之”篆體方印,上海唐雲藏品。2.“長方扁壺”,底刻款“芳氣滿間軒,共之”七字楷書二行,香港茶具文物館藏品。《宜興陶器圖譜》著錄香港蘇士比刊“共之壺”一持。參見“共之款印”。


        邵蓋

        明代萬曆時( 1573-1619)宜興製壺高手。生卒不詳。與邵文金、邵文銀為一家。邵氏一家所製茗壺,世稱“邵家壺”。邵蓋製壺工巧,與時大彬同時,自樹規模,於大彬為別派,為邵家一名手。邵蓋傳器,民國?李景康、張虹《陽羡砂壺圖考?別傳》著錄有“紫砂大壺”二柄,作扁花籃形,壺底鈐“邵蓋監製”陽文篆體印章,字法與邵文金、文銀印章相類。李鳳廷藏“沙梨皮小硃壺”一具,圓珠式,底鐫“邵蓋”二字,書法半行楷。邵翰香藏“紫砂大壺”一具,底鈐“邵蓋監製”四字篆文方印。

        歐正春

        明代萬曆時( 1573-1619)宜興製壺高手。江蘇宜興人,生卒不詳。時大彬弟子。所製茗壺,式度精妍,工疑刻畫。明?周高起《陽羡茗壺系?雅流》︰「歐正春,多規花卉果物,式度精妍。」清?吳梅鼎《陽羡茗壺賦》︰「正春,肉好而工疑刻畫。」正春傳器,有紫砂鴛鴦一件,上鈐有“歐正春”楷書印。


        邵文銀

        明代萬曆時( 1573-1619)宜興製壺高手。又名亨裕。唐天如孝廉云︰據《壺史》,亨裕即文銀。時大彬弟子,生卒不詳。兄文金,亦為大彬高足。所製砂壺多文巧,饒有時門風格。文銀傳器,民國?李景康、張虹《陽羡砂壺圖考?正傳》著錄有︰「碧山壺館藏紫砂中壺二具,式度相同,淡墨色,身形微扁,肩圓,四旁光澤,底平,……底有篆書陽文方印曰“邵亨裕製”。不耽閣藏紫泥中壺二持,製作工致,與前壺相伯仲,底鈐“邵亨裕製”陽文方印。」香港茶具文物館藏“邵文銀(亨裕)紫砂圓珠壺”一具,嵌蓋、圓鈕、三彎流、圓弧把,製作文巧、精細,風格柔美清秀,底鈐“邵亨裕製”四字篆體方印。高9.6、寬8.9公分。

        邵文金

        明代萬曆時( 1573-1619)宜興製壺高手。又名亨祥。唐天如孝廉云︰據《壺史》,亨祥即文金。時大彬弟子。生卒不詳。弟文銀,亦為大彬徒弟。所製茗壺,善仿漢方,為士大夫所珍愛。明?周高起《陽羡茗壺系?雅流》︰「邵文金,仿時大彬漢方,獨絕。今尚壽。」民國?李景康、張虹《陽羡砂壺圖考?正傳》︰「吳槎客和張叔未詩,有句云︰勇喚邵文金,渠帥在吾握。其製作為士大夫珍賞,於此可見。」


        蔣時英

        明代萬曆時( 1573-1619)宜興製壺高手。初名伯敷,字伯荂,生卒不詳。時大彬弟子。後客於蘇州。所製砂壺,堅致高雅,深得士人讚賞。伯荂製壺,眉公書銘,名工名士,世稱“雙絕壺”。相傳項元汴定其式樣,呼為“天籟閣壺”。明?周高起《陽羡茗壺系?雅流》︰「蔣伯荂,名時英,四人(歐正春、邵文金、邵文銀、蔣伯荂)並大彬弟子。蔣後客於吳。陳眉公(繼儒,歷嘉靖至崇禎之世,與董其昌齊名。工詩善文,行書出入蘇米,兼長繪事)為改其字之敷為荂,因附高流,諱言本業。然其所作,堅致不俗也。」民國?李景康、張虹《陽羡砂壺圖考?正傳》︰「初名伯敷,後客於吳,陳眉公為改字伯荂。……其壺樣,相傳為項子京墨林定式,呼為“天籟閣壺”。」

        陳仲美

        明代萬曆、天啟間( 1573-1627)宜興紫砂陶名手。江西婺源人,生卒不詳。萬曆間造瓷於江西景德鎮,有“類鬼工”之譽。後至宜興製紫砂陶,將瓷雕藝術和製壺工藝巧妙結合,以重鏤疊刻見長,善配土色,意造諸玩,技藝全面,香盒、狻猊爐、鸚鵡盃、觀音像,諸器皆能,名重一時。明?周高起《陽羡茗壺系?神品》︰「陳仲美,婺源人。初造瓷於景德鎮,以業之者多,不足成其名,棄之而來。好配壺土,意造諸玩,如香盒、花盃、狻猊爐、闢邪鎮紙,重鎪疊刻,細極鬼工。壺象花果,綴以草蟲,或龍戲海濤,伸爪出目。至塑大士像,莊嚴慈憫,神采欲生,瓔珞花鬘,不可思議。智兼龍眠道子,心思殫竭,以夭天年。」清?吳梅鼎《陽羡茗壺賦》︰「仲美之雕鎪,巧窮毫發。」

        清代



        【聖和】
        姓邵,係清乾隆時期的製壺好手,嘗見一持**小壺,蓋內同刻「聖和」陰文楷字,底鈐「大清乾隆年製」。拙著《荊溪紫砂器》收有榴山款**壺 ,底款:榴山,蓋款:聖和。此壺式度甚佳,惜出土時壺蓋已碎為兩瓣。全器純以打身筒成形,壺身微皺綿密,正所謂「無皺不朱」。底款鐫有「榴山」,蓋款「聖和」,俱以三刀法刻就,刀工爽利,入刀處尤其精采,刀刀精嚴,卻又筆意延綿,諡?*款識中,難得一見的佳作。若依**壺落款慣例研判:壺底的榴山者,應該是訂燒的文人或顯貴。

        【馮彩霞】 
        清代道光時( 1821-1850)宜興製壺高手。一說咸豐、光緒年間人,女。生卒不詳。製壺有捏製、銜製之分,捏製之壺,指紋隱現。民國.李景康、張虹《陽羨砂壺圖考.別傳》:「彩霞,道光時人,或云姓馮,宜興名匠。南海(今廣州)伍氏,製萬松園壺,延之至粵。書法歐陽詢,所鐫款宇,精謹有致,亦間用草書。所製壺有銜製、捏製之別,捏製壺則指紋腠理隱現,尤為奪目。蓋以方印為織.,有“彩霞監製”四字陽文篆書。」《(江蘇)陶瓷工業誌.特種工藝陶瓷.陶藝名人選錄》﹕「馮彩霞,清咸豐、光緒年間人。繼楊鳳年後又一位傑出的陶藝女名家。善製功夫壺,大如拳頭,小如雞蛋。其書法頗有歐陽詢之韻,所鐫款字,精巧有致。後受聘赴廣東萬松園內聽濤樓製壺,所製“萬松園壺”、“聽濤山館壺”,均是代表作。」


        【朱堅】 
        清代嘉慶、道光間( 1796-1850)人。字石梅,一作石楳,又作石眉、石某。山陰(今浙江紹興)人,生卒不詳。與沈存周齊名,以精錫製成茗壺,作砂胎錫壺,為其創製。工鑑賞,多巧思,能畫,善墨梅,具蒼古之致,兼長人物花卉。篆、隸、行、楷,均勁逸有風致。尤精鐵筆,竹、石、銅靡不工。著有《壺史》,嘉、道以來名士題詠殆遍。清?蔣茞生《墨林今話續編》︰「朱石梅堅,山陰人,工鑑賞,多巧思。沙胎錫壺,是其創製。著有《壺史》一冊,嘉、道以來,名士題吟殆遍。」民國?談溶《壺雅》續(《國學論衡》1934第四期)︰「朱石梅(堅)以壺錫名於時,間作砂壺,亦殊精雅。夢園藏其“**笠樣”一壺,用陳曼生銘,而署石梅款,把下有“彭年”二字小印,底有“有味無味齋”印。夢園云︰由徠以茶事名齋者,罕有若是之典雅。」朱堅卒年七十餘。


        【思亭】
        姓陸,為清初陶人,生卒不見史載。在**器中,孟臣、逸公、君德、思亭諸家原皆為清季製壺好手,也正因其名聲大,先後為後世陶人藉名,成為宜興**小壺的代名詞,其中君德、思亭更成為特定形制的名稱。


        【柏原】
        未見史載,嘗見一出土小壺款識為「荊溪邵柏原製」因知其姓邵,觀其傳器風格,應係清初製器好手。所見傳器形制多變,風格敦古樸厚,所刻款文亦多雅緻。署款格式有先鈐橢圓小章「荊溪」於右上首,左下方鈐「柏原」篆字陽文方章(如此器);亦有於壺底正中鈐上「荊溪邵柏原製」六字陽文篆印者;亦有鈐「柏原」篆字長印於詩文右上首者;亦有純以鋼刀陰刻「柏原」兩字楷書者。傳器紫砂、**、段砂皆有所製,尤以**為夥。拙著《荊溪紫砂器》收有修五款**壺,底款︰雪松軒玩 柏原,牆款︰修五。柏原製器,常見不拘泥於傳統古式的形制,常有令人意料之外的驚喜。此器底鐫「雪松軒玩 柏原」,牆款為「修五」,款書閒雅,刀工簡潔流暢,散發著濃冽的文人氣息。

        【黃彭年】
         ( 1823-1889)一作(1823-1890)字子壽,貴州貴築(今貴陽)人。清代道光二十七年(1847)進士,官江蘇布政使,一說為湖北布政使。生平以整飭風紀,扶植士類為己任,嘗掌教保定蓮池書院,成就大眾。父輔辰,亦道光進士,官至鳳邠道。子國瑾,官翰林院編修。世傳家學,代有藏書。彭年好繪事,工花卉。嗜茗飲,嘗定製宜興砂壺。蔡寒瓊嘗見“白坭小方壺”一持,底鈐“彭年”二字篆書方印,蓋內鈐“子壽”二字隸書小長方印。彭年纂修《畿輔通誌》,有《陶樓集》。卒年六十七,一作六十八。


        【楊彭年】 
        清代嘉慶、道光間( 1796-1850)宜興製壺名手。荊溪(宜興古稱)人,生卒不詳。彭年弟寶年、妹鳳年,都是當時製壺高手,一門眷屬皆工此技,名聞一時。彭年善於配泥,所製茗壺,渾樸工致。傳大彬手捏遺法,漸少傳人,至彭年始復捏造之法,雖隨意製成,仍具天然之致。嘉慶間陳曼生(名鴻壽)作宰溧陽,與彭年合作製壺。世稱“曼生壺”,為世所珍。並嘗與瞿應紹合作製砂胎錫壺,柄上鐫有“彭年”印記。彭年製壺甚夥,大多是與陳曼生合作所製。汪慶正《上海博物館藏宜興陶器》(刊《宜興陶藝》,1990年香港市政局出版)﹕「上海博物館所藏的《陳曼生畫冊》中,有一幅畫面為砂壺一件及盛開的菊花,題有﹕“楊君彭年製茗壺,得龔、時遺法,而余又愛壺,並亦有製壺之癖,終未能如此壺之精妙者,圖之以俟同好之賞。西湖漁者陳鴻壽、曼龔父(章)”……這幅畫有二點特別重要:其一,是陳曼生對楊彭年的直接評價;其二,是畫出了曼生所謂最得意的砂壺式樣。」


        【謙六 】

        謙六,書冊查無此人,但其製潘壺頗佳。曾見一器,其款識為陰文楷書「謙六」無邊印,製器胎身光潔土釉甚佳,胎身摻粗黃熟料。器身稍稍重一些,但順手。

        【潘仕成】

        據《陽羨砂壺圖考》記載,潘仕成字德畬,為清道光廣東番禺人。潘氏家傳素嗜飲茶,便在宜興訂製專屬砂壺,一則自用,一則往還餽贈。潘氏訂製的砂壺形制固定,且慣於將印款落於蓋沿之上,壺底及他處反而不落款。所用印款均為陽文篆 字「潘」字印。由於潘氏聲名遠播,世人乃將此一形制稱為「潘壺」,且落款方式大抵遵循前例,偶有見楷書無印邊者,或以鐵刃陰刻者,亦有將陶人名印鈐於蓋內者。
        潘壺的形制發展至今,大體可分為三種,壺腹作扁柿形者,曰「矮潘」;器身稍高,近扁球形曰「中潘」﹔器身高,近梨形者,是為「高潘」。
        潘壺一般為閩南人家泡工夫茶用,但據當地鄉人表示,潘仕成祖籍莆田一地,因以潘氏為榮,在女兒出嫁時必以一潘壺為嫁妝,希望在夫家相夫教子,能像潘仕成般的榮華富貴。所以多要求為宜興潘壺,絕少用土產的汕頭壺。通常這種隨嫁的潘壺並不一定用作泡茶,也有置於梳妝台裝髮油之用,且女主人百年之後,多作為陪葬物,以示對娘家養育的感念之意。


        陳曼生

        ( 1768-1822)當清代乾隆、嘉慶之世。字子恭,名鴻壽,號曼生、曼公、恭壽、曼壽、曼龔、老曼、曼道人、翼盦,別號種榆老人、種榆仙吏、種榆道人、種榆仙客、西湖漁者、西湖漁隱、胥谿漁隱、夾谷亭長等。所用齋軒名有種榆仙館、種石軒、曼陀羅室、阿曼陀室、石經樓、桑連理館、連理雙桂樹樓等。陳士璠孫。錢塘(今浙江杭州)人。嘉慶六年(1801)拔貢,官至淮安同知。詩、文、書、畫皆以資勝。酷嗜摩崖碑版,行楷具法度,隸古八分書,尤簡古超逸。篆刻追蹤秦漢,為西泠八家之一,浙中人悉宗之。他主張︰凡詩文書畫,不必十分到家,乃見天趣。曼生作溧陽縣宰時,公餘辨別砂質,創製砂壺新樣,相傳設計壺樣十八式,由紫砂名工楊彭年和邵二泉等製壺,曼生及其幕客江聽香、高爽泉、郭頻迦、查梅史等題銘書刻。凡此,都署雙款,除曼生款外,並有頻迦等印款。世稱“曼生壺”。紫砂茗壺與詩、書、畫、印藝術相結合,經曼生倡導,逐漸開拓,形成一代風氣,沿習迄今,影響深遠。曼生書法、印章、詞藻鐫刻款式,均書卷氣醇厚。曼生壺造型有“石銚”、“橫雲”、“井欄”、“合歡”、“卻月”、“方山”、“半瓦”、“瓜形”、“覆斗”等式。曼生壺底部,常鈐“阿曼陀室”、“桑連理館”印記,壺把下鈐“彭年”等小章。《竹刻勝語》︰「余曾見許小巖觀察有一煙筒,以竹為之,半刻梅花,及陳曼生所畫。其下半刻銘款云︰“曼生自銘並刻”。」則鴻壽又工刻竹。著有《種榆仙館印譜》和《桑連理館詩集》等。卒年五十五。

        邵大亨

        清代嘉慶、道光間( 1796-1850)宜興壺藝名手。江蘇宜興上岸(上袁)里人,生卒不詳。年少就有大名,秉性剛烈,情趣閑逸,藝技超群,作品渾厚、精到、大度,為宜興砂藝一代巨匠。大亨壯年便死於亂世,傳世作品無幾,在清代時,大亨製壺,已被嗜茶者視為珍寶,“一壺千金,幾不可得。”清.高熙《茗壺說.贈邵大亨君:「邵大亨所長,非一式而雅,善仿古,力追古人,有過之無不及也。其掇壺,肩項及腹,骨肉亭勻,雅俗共賞,無饗者之譏,識者謂後來居上焉。注權胥出自然,若生成者,截長注尤古峭。口蓋直而緊,雖傾側無落帽憂。口內厚而狹,以防其缺,氣眼外小內錐,如喇叭形,故無窒塞不通之弊。」顧景舟《宜興紫砂珍賞.紫砂陶史概論》:「邵大亨,約生於乾隆晚期,歿於道光末年。……他一改清代宮廷化繁縟靡弱之態,重新強化了砂藝質樸典雅的大度氣質;既講究形式上的完整,功能上的適用,又表現出技巧的深到,成為陳鳴遠之後的一代宗匠。筆者(顧景舟)自習藝開始,以之為畢生孜孜於斯道技藝的楷模,揣摩端倪,悟其真諦,遂得以奠定基礎。……他在創作上注意把握靈感,正如高熙所說:“或游覽竟日,或靜臥逾時,意有所得,便欣然成一器。否則終日無所作,或強為之,不能也。”」大亨品格高貴,秉性剛烈。清.光緒《宜興荊溪縣新誌》:「有邑令欲得之(大亨壺),購選泥色招入署,啗以重利,留之經旬,大亨故作劣者以應,令怒而杖之,亦不吽暴也。」表現了大亨堅貞不屈的可貴性格。


        陳鳴遠

        號鶴峰,又號壺隱。清康熙、雍正年間入,他能自製自鐫,雕鏤兼長,製品多出新樣,銘刻書法講究古雅流利,具有晉、唐風格。他的作品,茶具、文玩無不精妙,名孚中外。除茗壺之外,文玩雅賞,更是有名。硯屏、梅根筆架、蓮心水盂,以及瓜果小品,均善長其技,如南瓜壺:此壺設計,取材於自然,壺身為南瓜型;瓜蒂為壺蓋,瓜藤為壺把,瓜葉捲成壺嘴﹔葉脈藤紋,均刻畫得逼真,是其代表作品之一。《陽羨名陶錄》上說他:「一技之能」。間世特出,自百年來,諸家傳器日少,故其名尤噪。足跡所至,文人學士爭相延攬。他與文人交往較多,與海寧人楊忠訥友誼最深,他為楊氏專製素砂器一批,據說這是他一生中最得意的事情。「官中艷說大彬壺,海外競求鳴遠碟」,這是對他作品的高度評價,他的作品國內外均有收藏。

        惠逸公

        乾隆時人。逸公製壺形式大小與諸色泥質俱備,工巧一類,可與孟臣相伯仲,故世稱「二惠」,然贗品之多亦幾與孟臣等量。其泥色最奇,小壺亦有佳者,莫若手造大壺之古樸可愛也。孟臣製品渾樸精巧俱備,逸公則長於工巧,而渾樸不逮,故稍遜耳。疑逸公或為孟臣後輩,親承手法,故能相類若是。逸公書法無實體,楷行草書俱備,楷書尤有唐人遺意,而竹刀鋼刀均備,刻鐫或飛舞或沉著,非乾嘉後輩所逮也。

        民初





        張春芬

        清末民初宜興紫砂藝人。精於製作花色壺。鎮江文物商店藏有 “張春芬藕形壺”一具,以一大藕作壺身,小藕作流,荷梗作把,荷葉作蓋,荷花作飾,構思奇巧,塑造工致。底鈐“張春芬製”篆書印。通高10.5公分。《宜興紫砂》一書有著錄。

        范勤芬
        清末民初宜興紫砂藝人。工治砂壺。鎮江文物商店藏有 “范勤芬折腰壺”一具,紫赭泥。壺身上部,呈內弧線,形成高頸、小口;下部呈外弧線,形成碗狀圜底。半球形小蓋,菌鈕,一彎流,耳形把。底鐫“范勤芬造”草篆款。通高11.5、口徑3.5公分。《宜興紫砂》一書有著錄。

        邵陸大

        清末民初宜興紫砂藝人。工治砂壺。宜興紫砂工藝廠藏有 “漢君壺”一具,邵陸大製壺,于右任書。淡紫泥,製作周正,工整質樸,壺身鐫︰「漢文先生,右任」六字行楷。通高8.1、口徑6.6公分。《宜興紫砂》一書有著錄。

        范錦甫

        民國時期宜興紫砂藝人。精於製壺,善作花貨。香港茶具文物館藏有 “范錦甫巧色佛手壺”一具,製作精美,形象逼真,生動傳神。高9.2、寬18公分。《茶具文物館?羅桂祥藏品》(下冊)有著錄。

        馮桂林

        民國時宜興紫砂名工。技術全面,善製各款砂壺,花貨、光貨皆能。造型準確,作工細緻,運線勻挺,整體自然。桂林是位多產藝人,異常勤奮,年無一日息,日無一刻閑。常與跂陶合作製器,由桂林造壺,跂陶鐫銘。署款通常用 “桂林”篆文方印,多鈐於壺蓋。《宜興陶瓷發展史》(油印本)︰馮桂林,擅長紫砂茗壺,為抗日戰爭前後之名手。

        卲金章

        清末民初宜興紫砂高手。宜興上袁村人,出身陶器世家,祖父、父兄均為製作紫砂能手。為當代紫砂名師徐漢棠四舅。早年曾與當代工藝美術大師顧景舟合製高檔茶具,技藝精到。後改行製作工藝陶和研究工作。

        王寅春

        王寅春(1897-1977年),祖籍江蘇鎮江,父輩定居宜興,13歲拜川埠上袁村趙松亭為先生,投師金阿壽門下學藝。藝成後,以製作各式水平壺為特點,被趙松亭長年聘用。三○年代後為「吳德盛」訂製日本花盆而嶄露頭角。三○年代中期至四○年代初,先後為上海古董商龔懷希、張甫林、唐明春等仿製紫砂古壺,反覆揣摩造型特點,研究製作手法,把握前輩藝人造型的形神韻,並成功複製時大彬、陳鳴遠、徐友泉等名家作品,被業界公認為紫砂光貨方器的好手之一。五○年代後,逐步以製作紫砂筋紋器為主要特點,所創《半菊壺》、《梅花周盤壺》、《六方菱花壺》、《六瓣高瓜酒具》、《菊球壺》、《裙花提樑壺》等作品嚴謹工整,規矩挺括,一絲不茍,技藝風格獨樹一幟,是紫砂業界近代紫砂筋紋器的代表人物,工藝巨匠和一代宗師,為紫砂工藝的發展作出了重大的貢獻。由於種種原因所致,王寅春紫砂筋紋器技藝風格一直沒為紫砂界研究人士所重視。現筆者就所採、所訪、所知、所錄,介紹其成藝歷程與技藝風格特點,如有疏漏,懇請同好指教一二。

        刻苦磨練勤學藝

        王寅春,清光緒二十二年(1897年)生於江蘇鎮江一戶貧民家庭。父王金寶(又名金大),原為鎮江做小燒賣出身。由於生活貧苦,清光緒二十六年(1901年),王金寶率妻王陳氏和4歲的兒子王寅春及剛出生的兒子王伯生來宜興,開一小舖,以做小燒賣(開麻糕店)為生。
        至王寅春13歲(1910年),王金寶為兒子前途著想,遂拜川埠上袁村著名藝人趙松亭為先生,再由趙松亭分配至陶坊所聘製壺藝人金阿壽為師。金阿壽,大王寅春18歲,其時被聘趙松亭陶坊,以製作一般行貨為主(日用品),技藝較為一般。金阿壽生性暴躁,亦無家室,對王寅春兇得很。王寅春為學到製壺本領,默默忍受,起早摸黑,十分刻苦。三年徒工過去,王寅春僅從金阿壽手中學到很一般的製壺本領,亦只能製作很一般的《壽星壺》、《海蛋壺》,連像樣的《洋桶》、《蛋包》都製不出來。

        王寅春滿師後,趙松亭認為王寅春手藝太差,不是做茶壺的料,於是要王寅春離開陶坊。王金寶聞訊,乃懇求於趙松亭。趙松亭遂答應試用一個月,如一個月時間內能製作出合乎要求的紫砂茶壺,則留用,如不行,便離開。趙松亭拿來趙乾泰所製的水平壺做樣品,叫王寅春仿製。

        王寅春拿到趙乾泰的水平壺,又薄又靈巧,深知先生趙松亭給自己出了難題。但王寅春自尊心極強,咬著牙接受了,王寅春生相粗笨,手腳亦粗,水平壺又小,手指很難放進去。拍壺身筒時,王寅春試了很多次,才逐步適應用小指檔坯,並適應用食指捺底。為了做起水平壺,王寅春光是學搓一只水平嘴,就用了整整一個晚上,沒有睡覺,終於學會搓嘴,掌握了搓嘴的訣竅。不到一個月,王寅春所仿製的水平壺得到成功,並在此基礎上加緊技藝的純熟和製壺速度的訓練。連趙松亭亦連連誇獎︰「好小子,人粗手巧,留!」王寅春不但被留在趙松亭陶坊繼續製壺,趙松亭還親自給王寅春鐫刻一枚製壺用印「陽羨惜陰室王」贈與王寅春,被王寅春當成至寶,凡做水平壺均用此章。王寅春學藝亦成佳話,上袁村八十歲以上老人至今仍津津樂道。

        勤問博學 功力大增

        王寅春在趙松亭陶坊裡虛心好學,當時趙松亭陶坊雲集了紫砂業界很多高手,其中有儲銘、程壽珍、邵步雲、潘德根、郭其林等。王寅春在趙松亭處勤向前輩名藝人求教,不懂就問,不懂就學,技藝很快超過自己的師父金阿壽。在趙松亭、趙乾泰督造下,王寅春製作水平壺的技藝迅速得到了提高,為後來的製壺生涯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業內資深人士評說︰「王寅春如果沒有在趙松亭陶坊好手間勤問博學,是很難有後來的成就的。」
        1918年,王寅春租用顧景舟叔公顧聽生的房子,成家立業,開始獨立生活,仍幫趙松亭製茶壺。1921年,王寅春生養大兒子王長根(石耕)後,為接濟生活,開始接受其他客戶的訂貨。其時,王寅春技藝已逐漸純熟,所製水平茶壺,除用自己的印款「陽羨惜陰室王」「寅春」外,亦使用訂戶印款如「福記」、「鐵畫軒」、「陶業工廠」等。但一般在蓋款上用「寅春」章,以利區別。趙松亭於二○年代後期燒製「貢局」、「貢壺」期間,王寅春又被聘至先生家中,專製「貢局」系列壺。

        仿古生涯 藝途坎坷

        隨著王長根(石耕),王根大、王三大等兒子的出世,王寅春的日子過得非常艱難。至三○年代,東洋生意興起。1934年,日本客商向「吳德盛陶器公司」訂製300只小花盆,「吳德盛」向窯場業界訂貨,因時間限定二個月,無人敢接。其時,王寅春家境十分困難,有上頓沒下頓,一咬牙,便接下了「吳德盛」訂製的300只小花盆的東洋生意。王寅春日夜趕製,並利用熟練的成型技法,想出了用木模擋模的辦法,致使花盆不會變形,如期完成交貨任務,王寅春開始在業界嶄露頭角。

        由於「吳德盛」訂製的300只小花盆製得相當講究,王寅春得到一筆豐厚的酬金。王寅春不但買下了三進三出顧聽生的房子,而且為「吳德盛」老闆所器重,自此開始,王寅春接受「吳德盛」老闆的建議,專製紫砂方器茶具。1934年年底,「吳德盛」老闆訂製二件高檔紫砂方器,一件為《四方鼓腹壺》,一件為《六方壺》。王寅春用心製作,所製壺器端莊周正,輪廓分明,得到「吳德盛」的高度評價。事後才知,這是「吳德盛」為上海大古董商龔懷希所訂製的作品。

        1935年春,經「吳德盛」介紹,王寅春被聘至上海,為上海古董商龔懷希仿製紫砂古董。王寅春初仿製之作,仍是為「吳德盛」訂製的《四方鼓腹壺》、《六方壺》,均是陳鳴遠的作品。王寅春反復揣摩這些作品的造型,把握形神關係,所製方器比原先更好。1936年,龔懷希請德國高級技工,專門為王寅春製作了紫砂筋紋器的口蓋樣版等製壺工具。這幾副樣版大小不一,精密度高,用超薄型鉛片(或稱不鏽鋼)做成,一般技工是絕對不能製作出來的。王寅春有了配套的樣版工具,仿製出古代名藝人的紫砂筋紋器作品,如《菱花》、《玉蘭花》、《菊球》、《菊瓣》等壺,署款分別為時大彬、徐友泉、陳子畦等,亦有無款製品。

        貴人提攜 樹立自我風格

        在1936年年底,王寅春回宜興燒茶壺時,在蜀山西街茶館裡結識了著名金石書法家潘稚亮。潘稚亮看了王寅春所製的茶壺,認為是大家手筆,前程不可估量,遂介紹王寅春認識著名壺界收藏人士儲南強。儲南強亦認為王寅春的技藝不可多得。但儲、潘二人均希望王寅春製壺不要署古代其他名藝人的印款,要正直做人,要光明正大地打自己的印款。潘稚亮除了反覆開導,還親自為王寅春鐫刻了方章「王寅春」款一枚。王寅春得到「切玉聖手」潘稚亮的教誨,領受印款,愛如至寶,一直沿用至逝世為止,一直未換第二個章款。此後,王寅春仿製古董,均在蓋內鈐自己的印款「寅春」作標記,或在壺內口沿處蓋「寅春」款。

        1937年年底,由於抗戰爆發之故,上海淪陷,王寅春被迫離開龔懷希家,同時帶回了龔懷希請德國技工特製的製壺樣版工具,為他以後在製壺上的發揚光大起到很大的作用。現這套製壺樣版由王寅春移交給小兒子王小龍使用、收藏,至今仍完好無損。

        四○年代初,王寅春應上海客商張甫林和唐明香之請,製作了銷往歐洲的十五頭咖啡具,造型有六方、八方、抽角等。接著王寅春又為蜀山蔣洪汝製作出一批銷往泰國的茶壺,有洋桶、線圓等品種。四○年代中葉以後,窯業蕭條,王寅春生活困難,為解決生計,王寅春曾為蜀山「毛順興」、「徐福康」、「曹秀奇」、「顧三大」、「張小槐」等紫砂陶器店製作各式中低檔茶壺,價廉而質高。也為「吉德昌」、「立新」、「陳順發」、「程敖生」、「許立信」、「邵巨保」等紫砂陶器店製作過仿古高檔茶壺。坎坷的藝途,磨練了王寅春的技藝,為他五○、六○年代創作高峰期打下堅實基礎。

        獨到風格 永垂壺史

        五○年代中葉,王寅春參加了蜀山陶業生產合作社,成為56屆技術輔導員,並成為政府聘請的「七大藝人」之一。在輔導徒工的同時,王寅春的技藝亦進入高峰期,創作進入旺盛期。
        1956年,王寅春首創《五頭梅花周盤茶具》。《梅花周盤》以壺身、壺蓋、壺鈕為筋紋菱花造型,陰陽交合,佈局嚴謹,工夫老到,創製成功後引起轟動,接著,王寅春成功創製紫砂筋紋器代表作《菊球》和《半菊》。《菊球》繼承紫砂傳統,以十六瓣菊花形均勻分佈,巧妙安排,陽線垂直,陰線隨壺身拋物線而起伏,線條流暢胥出,特別是口蓋沿的菱花邊,圓潤而致密,每一處凹凸面均可自由復合,無一處細部處理均嚴格操作,整體端莊渾厚,恰似一朵綻開的菊花呈現在世人面前。《半菊》以《菊球》上半部變化而成,下部擴張,增加形態的氣度和穩重感,線面更簡練流暢,製工亦極為精巧。《菊球》和《半菊》的創製成功,開創了現代紫砂筋紋器的新局面。
        1957年,王寅春乘興創作出紫砂筋紋器系列《六方菱花》、《合菱》、《菊銚》、《紋井》、《八方盤鐘》、《玉笠》、《高瓜形壺》、《六方抽角》、《勁竹》等作品。在這些紫砂筋紋器的製作上,王寅春充分發揮自己的技藝特點,既有蒼勁剛遒,揮灑自如的風韻,亦有莊重古樸、飄逸共美的風格。1963年,王寅春成功創製《亞明方壺》、《高菊》等作品,其中《亞明方壺》由亞明、王寅春共同設計。王寅春充分發揮製作紫砂方器的技藝水平,潤肌玉骨,穩重端莊,成為紫砂方器優秀經典之作。《高菊》亦稱《高瓜菱壺》,具有王寅春強烈的個性和特點,為紫砂筋紋器增添了新的品種。

        活到老 學到老 做到老

        進入七○年代,經歷浩劫和動亂,年過七十,年事已高的王寅春辛勞過度而住院治療。剛病癒出院,壯心不已的王寅春仍耕耘不息。1972年,身體稍有好轉的王寅春精心構思,幾度創作,於1972年5月創製成功紫砂筋紋器的代表作品《裙花提樑》。《裙花提樑》雍容大貴,規矩挺秀,光潤和洽,口蓋準縫嚴密,以端莊古樸的造型,清秀灑脫的風格,別致獨到的處理,精工製作的技藝,成為王寅春創作生涯中最為成功的紫砂筋紋器經典之作之一,也是王寅春創作生涯中最後一把創製的成功之作。此後,王寅春由於身體原因,幾度住院,幾度療養,幾度恢復,於1977年4月11日逝世於宜興蜀山,享年八十歲。
        王寅春活到老,學到老,做到老,以不屈不撓的性格,刻苦踏實的敬業精神,歷盡坎坷,在紫砂方器和筋紋器領域勤奮創作,多產高質,特別是在紫砂筋紋器領域,獨創自己鮮明的個性風格特點,成為紫砂筋紋器流派中當之無愧的一代宗師。王寅春的許多筋紋器傳世之作,如《梅花周盤》、《菱花》、《菊球》、《半菊》、《裙花提樑》等已經成為紫砂傳統經典之作,王寅春的一生為紫砂工藝的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在紫砂歷史的長河中將留下不可磨滅的功績。

        • 中国紫砂艺术网版权所有Copyright©www.zgzsys.com,All right
        • QQ:529512899424753128
        • Email:fuwu@meishujia.cnbeijing@meishujia.cn技术支持:中国美术家网
        Processed in 0.079(s)   12 queries
        upd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