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対紫砂泥料的认知》

        凡是涉及紫砂壶的书籍,基本上都有讲过泥料这方面的知识。但各有差异。为了这方面知识的严谨性、准确性和科学性,使新上路的壶友能得到一些比较准确的信息,我进行了一下整理:(1)将从史俊棠会长、宜兴紫砂名人福记第四代传人周志宣老先生、汪寅仙、徐秀棠等大师、资深古壶藏家吕介方、李铭等老师处了解到的情况;(2)史俊棠、盛畔松主编的《紫砂春秋》;(3)韩其楼先生著的《紫砂壶全书》等涉及到紫砂矿源的相关内容,进行了汇总、取舍和浓缩。以尽可能少的篇幅,通俗易懂的语言,将砂料的基础知识总结出来供新壶迷们参考借鉴。由于个人水平有限,不一定尽善尽美,望大家谅解。关于标本、样品的照片,由于条件有限,暂时无法满足大家的诉求,请谅解!

        (一)陶 土 的 成 因:

        宜兴紫砂在我国乃至世界陶瓷艺林中能成为一种名陶,是历代宜兴陶工智慧的结晶,但更离不开大自然赋予的紫砂矿。在全世界,紫砂矿也只有在我国宜兴的丁蜀地区范围内的陶土矿中找到。因此,把宜兴紫砂称作得天独厚的宝贵资源绝不言过其实。

        科学的讲,宜兴紫砂陶属于炻器,是介于陶器与瓷器之间的一种制品。紫砂陶土的成因,属内陆湖泊及滨海湖沼相沉积矿床,通过外力经过亿万年沉积成矿,深埋于山腹之中。质性特殊的紫砂陶原料,黏中有砂,柔中有刚,富有韧性,颜色鲜艳。有紫色的砂泥,奶色的白泥,橘色的黄泥,猩红的原泥,黛色的绿泥……色彩斑斓,被誉为“五色土”。这些陶土被烧成的器物,表面光挺平整之中,含有小颗粒,表现着一种砂质效果。所以历代以来人们习惯称之为紫砂、紫砂器、紫砂陶。它是中国独有的。

        (二)紫砂矿源的种类:



        紫砂的原矿大致可分为紫泥、红泥(朱砂泥)、段泥(本山绿泥)三大类别。分布在宜兴丁蜀地区。紫泥和段泥(本山绿泥)都产于甲泥矿中。甲泥是一种脊性黏土,紫红色,色似铁甲,故称“甲泥”。甲泥矿中甲泥储量最多,紫泥、段泥(本山绿泥)储量较少,紫泥仅占总储量的3—4%。紫泥是甲泥的一个夹层,段泥(本山绿泥)是紫泥的一个夹脂,故有“泥中泥,岩中岩”之称。所以紫砂的泥料,也只有在大量生产日用陶的情况下才能取得。因为这种深藏于岩层下数百米深处的“甲泥”之中的紫泥,必须从甲泥中分选出来,没有日用陶大量使用甲泥,紫泥也就无从取得。

        紫泥矿土有两种:

        1. 中槽泥——烧成之后的紫砂壶色是紫色偏红。

        2. 底槽泥——烧成之后的紫砂壶色是紫褐色。

        这些紫泥由于湿度、气氛关系,都会影响烧成品的色泽,形成深浅不一的微小差别。烧成品的颜色大致有:

        1. 中槽泥——浅红紫色,深紫红色,猪肝红等。

        2. 底槽泥——棕色,褐色,深褐色,深葡萄紫色等。

        在清末民初时,还有一种特殊的紫泥,称为“天青泥”,它是底槽泥下层的矿土,烧成之后是呈浅灰色、深灰色、或是紫褐色中偏青瓦蓝色。但是在民初时因挖穿地下水,此一矿层被水淹没,从此就没有这种矿土了。后来的天青泥的颜色,靠的是拼色和加化工原料及窑温的掌控来实现。

        还有一种被称之为青灰泥的,也是紫泥的一种。属矿层问题。烧成后呈灰色偏褐,浅灰、中灰色和青灰色;拼泥后呈土黄偏黄绿的梨皮色。烧窑的温度要求高,不低于1180C°。矿源少,较为珍贵。好的矿源一般只在圈内流通。

        要注明的一点是:现在有许多人把一些早期的紫泥成为“黑心土”、甲紫泥等很多名字。我在这里可以负责人的告诉大家,这种叫法是错误的。其实都是台湾人的叫法。宜兴人从来都没有这种叫法。况且所谓“黑心土”是不纯的、杂质很多的。 “黑心土”这个名称的由来是因为早期的紫泥(包括紫泥、清水泥)里面含铁丰富,铁中有炭的成分,烧成后砂中有黑色斑点,且颗粒一定是凸出来的。这是一种很好的泥料,现在也有,但是少。全在玩家、圈内流通。”

        段泥(本山绿泥)他的矿藏位于在紫泥和甲泥的中间,是一种“泥中泥”。产量不多,十分珍贵。,烧成之后是呈淡黄色、奶油色、卡其色等。在紫泥塑成的坯胎上再涂一层段泥,可以烧成粉绿色。在段泥中加紫泥,因比例的不同,还可变化出沉香色、偏红色的段泥。它现在的称呼一是琳琅满目。

        红泥(朱砂泥)主要分不黄龙山、川埠境内的西山和赵庄。六十年代紫砂厂主要在茶林开采。又称石黄。它的矿土质坚,硬得象石头。古人称其“未触风日之石骨也”。他的产量少,是在泥矿层的底部,夹于其它矿土之中,挑出来的石黄少之又少,烧成品是朱砂红色、海棠红等。此种称石黄泥制成的壶,质地细密,胎骨坚硬,是真正的“朱泥壶”。由于产量稀少,因此朱泥壶多为玲珑小巧的小品壶,大件的朱泥器则相当珍稀罕见。

        红泥的称呼更是五花八门。宜兴人传统就称之为红泥。朱砂泥也是台湾人进来后才有的。最多看产区。又加之红泥珍贵,壶商们为它又起了很多名称来提高物价。后来有些宜兴人也就跟风了,还说什么“外行才说朱砂泥是红泥呢”。

        记得去年在莞城美术馆展明清古壶时,有一件清代康熙年间出口欧洲的红泥酒器,我顺口问了藏家李铭先生一句:“这是什么朱泥?”他没回答,用手摸了一下我的额头开玩笑说:“你没病吧?”在一旁的蒋蓉大师的女婿周俊老师笑着敲边鼓:“他没病,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我的病倒是刚好不久。”让别人拿来开心,丢人是小,无知是大。

        其实呢,称朱砂泥也未尝不可,朱砂色本身是红的。但千万不要再赋予其它名称来忽悠人就行了。至于人们常说的“黄皮朱砂”确有其料。六十年代紫砂厂开采的红泥不是很红的,是偏黄色的。矿层问题。一些有心计的工艺师早有囤积。因为料纯,造假也多。在很多贴里我看到不少了,最近也有。

        这里顺带的提一下“降坡泥”。 降坡泥是以地名命名。间于底槽清、段泥之间。以清代道光年间的材质为最。后来就没有了。解放以后在修路扩路时,又挖到了矿源。由于矿层离地表较近,材质的纯度也参差不齐。用降坡泥烧出的精品壶、收藏壶的泥料都是要经过精挑细捡且价格不低,只流通圈内。色彩为土橘黄或土橘黄偏红。市场上能看到的,大多数杂质很多,用拼泥或加化工原料弥补,与精品有较大的差别。

        请记住:上述这些泥料都统称为——紫砂泥。但紫砂泥是有本质区别的。它又分为沉积岩矿和石灰岩矿。石灰岩矿砂性较松散,比沉积岩矿便宜,但现在也“不便宜”。有壶友问,如何分别?回答八个字:“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这个忙我就帮不了了。要靠长期的摸索。分辨泥料,前提是您首先要见过这些料。

        (三)紫砂原料的成分与特性:

        紫砂的原料经过科学的分析,其中含有氧化铁、氧化铬、氧化硅、氧化镁、氧化钾、氧化钙、氧化锰等化学成分,矿物组成的胎土属于高岭——石英——云母——赤铁矿类型,适当的矿物、化学组合以及颗粒配合,使得紫砂成品的吸水率小于百分之二,气孔率介于一般的陶器与瓷器之间。

        • 中国紫砂艺术网版权所有Copyright©www.zgzsys.com,All right
        • QQ:529512899424753128
        • Email:fuwu@meishujia.cnbeijing@meishujia.cn技术支持:中国美术家网
        Processed in 0.099(s)   12 queries
        upd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