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范氏家族与“世博”之缘
    2. 范家壶庄的珍藏馆里,陈列着一把形象逼真生动的“大柿子壶”。   1909年,“大柿子壶”诞生于范大生之手。1910年,此壶参加了中国以官方名义举办的第一个国际性博览会——南洋劝业会,并获得了最高奖。范氏家族由此结缘“世博”。   百年之后,第41届世界博览会在上海举办,范大生的孙子范伟群创作的“平安和谐壶”在世博会上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100年,祖孙同圆“世博”梦,范氏家族与“世博”之缘由历史定格。   大柿子壶国际摘奖   范氏家族在宜兴的历史,可追溯到春秋时期。前人范蠡晚年隐居宜兴制陶,世人奉为陶祖。清雍正、乾隆年间,范章恩开创代代相 [详细...]
      2010/10/17 17:24:40 来源:网络 编辑:中国紫砂艺术网
    1. 徐飞:紫砂人看紫砂
    2. 徐飞,助理工艺美术师、宜兴紫砂行业协会会员、中国工艺协会会员。1973年生,自幼受外祖父范氏林源制壶的熏陶,高中毕业后从师张健中,后又得蒋蓉大师的指点。自创作以来观古鉴今,广集众家之长,对作品精益求精。尤其擅长纯手工制作各种花货素器。为拓展艺术之路,于2005年考入工艺美术大专班深造工艺美术。2006年底职业技能被省劳动局鉴定为高级技能“三级”,2008年被评为助理工艺美术师。2009年职业技能晋升为技师。现为在龙德堂从事创作设计和制作。   据许飞介绍,中国陶瓷从古老、传统、自主创新一路走过来其艰辛程度并非平坦,有如登山一样越来越难。现在“宜兴紫砂”作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得到国 [详细...]
      2010/10/17 17:21:15 来源:网络 编辑:中国紫砂艺术网
    1. 一代宗师时大彬
    2. 宜兴紫砂陶源自北宋,历经明清两代壶艺先人的发展成就,成为中华杰出的壶陶艺品。发展到今天,它不仅以其天然的“本山土砂,能发真茶色香味”而传世,而且沏茶能持茶道“色、香、味”之精神。   那些对紫砂陶艺发展作出巨大贡献的先人前辈们,是不应在时光的长河中被遗忘的,他们就似一盏在长夜中不灭的明灯,璀璨耀眼,照亮了后人前进的步伐。   砂艺史上一致推崇的大家,当以时大彬为典范。他是明万历至清顺治年间人,是著名的紫砂“四大家”之一时鹏的儿子。他的贡献在于对砂艺开创时期技艺的创造性革新。他对紫砂陶的泥料配制、成型技法、造型设计,都极有研究,确立了至今仍为紫砂业沿袭的用泥片和镶接那 [详细...]
      2010/10/17 17:11:41 来源:网络 编辑:中国紫砂艺术网
    1. 《可心报春壶式系列作品》琐忆
    2. 可心报春壶式系列作品是现代紫砂历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它是朱可心先生于上世纪七十年代初首创的一壶多种装饰新壶式,其系列作品有:《报春壶》、《常青壶》、《春色壶》、《劲松壶》、《翠竹壶》、《高罂壶》等,各壶立意新颖别致、造型简朴浑厚、装饰以简托繁,一经面世,均受到中外藏界人士的好评和欢迎,遂成为经典传世瑰宝。   30年前的1973年朱老先生已届古稀之年,但为了工厂的发展和适应市场的需要,他以现代设计理念,设计了这款高档的同一种造型多种浮雕装饰的系列茶具,通过对传统造型的提炼和精心改进,使之更符合人们日常生活使用和审美情趣的要求。该系列作品分别以梅、竹、柏、松、桃为题材,朱老不是简单的 [详细...]
      2010/10/17 17:00:27 来源:网络 编辑:中国紫砂艺术网
    1. 汪寅仙:“非遗”紫砂传承人
    2. 汪寅仙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宜兴紫砂陶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她酷爱紫砂艺术,勤奋研习,探求创新,技术全面兼容各派技艺,善于将自然美的生态注入壶艺之中,施艺严谨、手法独特,共设计创作300多件(套)作品,种类丰富,造型各异,格调高雅。其中4件被故宫博物院收藏,3件被北京紫光阁收藏陈饰,国内外许多知名博物馆也均有收藏。作品在国内多次获得国家级大奖,作品被选为国家领导出访礼品。汪寅仙德艺双馨,多年来为紫砂艺术事业培养了一批优秀的青年技术人才,总结并撰写紫砂方面的文章20多篇。   汪寅仙骨子里有一种对紫砂艺术的热爱。如果说出身于陶业世家给了她与生俱来的禀赋,那么小学时在操场上的展览中与紫砂壶的第一 [详细...]
      2010/10/17 16:42:41 来源:网络 编辑:中国紫砂艺术网
    1. 江建翔:紫砂中坚
    2. 提起当今宜兴紫砂创作的实力派、中坚力量,圈内人都会异口同声地提到一个人——江建翔。他曾被海外媒体评为“紫砂四小龙”之一,是当今宜兴紫砂最具实力的陶手之一。   江建翔从1978年被抽调到紫砂厂研究所后,由汪寅仙带领进行紫砂艺术的研究、创作。受其师的影响,江建翔在艺术上严谨、求新,坚持传统的“根本”不放松,在每一款作品上,都融入新的创意。他坚持一种理念,就是绝不会再重复做过的作品。这也是他的作品在市场上抢手的重要原因之一。   江建翔之所以成功,不仅因为他思维开阔,进步快,更因为他在从艺道路上有自己的独到之处。在江建翔家里,他拿出了厚厚的一打子草样,都是自己几十年来积累的图纸。自己瞬息的 [详细...]
      2010/10/17 16:41:39 来源:网络 编辑:中国紫砂艺术网
    1. 西泠名家 精诣卓绝
    2. 篆刻艺术演变至康乾盛世,恰逢千载难逢的机遇,浙江遂应运而生。继杭郡四名家丁敬、奚冈、黄易、蒋仁之后,陈曼生、陈豫钟、赵之琛、钱松等脱颖而出,号称“西泠八家”,在篆刻史上绵延二百多年,影响极为深远。陈曼生取法秦汉,服膺黄易,多所取法,擅用切刀,纵肆爽利。清代彭蕴璨在《历代画史汇传》中说“浙中人悉宗之”。试析白文印“松宇秋琴”,以切刀法镌刻,一笔之中有顿挫、停留,方中寓圆,苍劲质朴,摒弃矫揉妩媚之态,谓之深雄;“灵花仙馆”一印,气息醇厚渊雅,?笔自然率性,于流利中得生涩,谓之朴茂。而朱文“问梅消息”最能代表他的篆刻水准,堪与“邓派”邓石如的杰作“江流有声,断岸千尺”相媲美。印文的线条似断还连,似 [详细...]
      2010/10/17 16:39:55 来源:网络 编辑:中国紫砂艺术网
    1. 徐汉棠徐秀棠:一门两位国大师
    2.   徐氏兄弟出生于紫砂陶艺世家,兄弟俩继承传统、大胆创新、各有所长。兄长徐汉棠专长制壶、制盆,兄弟徐秀棠以雕塑、陶刻及对紫砂理论的研究名扬四海。他们同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在紫砂界是绝无仅有的。   家传陶艺与传统艺术的相互渗透,形成了“徐门陶艺”独特的风格。徐门从事紫砂陶艺创作的人员之多,也是紫砂行业中少见的。他们的后人有的已经在紫砂界崭露头角,成为业界的中坚力量。   徐汉棠家二楼的陈列室里,陈列着几百件他自己的作品。他说,他现在是“只进不出”,要回收自己的作品,留做纪念。这里被他命名为“自乐轩”。他时常在这里喝茶、待 [详细...]
      2010/10/17 16:27:38 来源:网络 编辑:中国紫砂艺术网
    1. 一个博物馆 三位紫砂人
    2. 苏州昆山的周庄闻名遐迩,被誉为“中国第一水乡”。与其相邻的锦溪,也是一座美丽而古老的水乡。两地相距不过八公里。 粉墙黛瓦、绿水环绕、小巷幽深、古树婆娑,以及多处历史遗存、汇于不足一平方公里的镇区内的三十六座古桥……继周庄成为旅游区之后,锦溪也成为旅游区。镇政府立志要把锦溪建成“民间博物馆之乡”。于是古巷内陆续添就了古董馆、古砖瓦博物馆、钱币馆、根雕馆、“文革”馆等私人办的博物馆,其中,“昆山市锦溪紫砂陶瓷博物馆”每天的参观者络绎不绝。 锦溪紫砂陶瓷博物馆馆长赵冰,是中国紫砂文化研究中心首席签约艺术家,他上世纪80年代开始从事紫砂壶的制作与研究,至今已有20余年。期间,他作 [详细...]
      2010/10/17 16:08:18 来源:网络 编辑:中国紫砂艺术网
    1. 紫砂壶艺泰斗顾景舟:近代身价最高民间艺术家
    2. 顾景舟原名顾景洲,是当今紫砂界公认的壶艺泰斗,是近代紫砂壶集大成者,1996年6月3日病逝。   2009年11月23号 《十一头提梁壶》 拍得313万。   2010年05月16日,顾景舟制 吴湖帆做书画的《相明石瓢壶》拍得1232万。   2010-06-04 《矮僧帽壶》 拍得313万。   2010年8月2日甚至一对紫砂杯就拍到了20万的高价。   顾景舟在紫砂技艺的发展中,既继承了传统的精华,并给以创造和总结,使紫砂工艺技法更科学、更合理、更顺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且言传身教,推而广之,影响了一大批紫砂从业人员,其中不 [详细...]
      2010/10/17 16:02:35 来源:网络 编辑:中国紫砂艺术网

    • 中国紫砂艺术网版权所有Copyright©www.zgzsys.com,All right
    • QQ:529512899424753128
    • Email:fuwu@meishujia.cnbeijing@meishujia.cn技术支持:中国美术家网
    Processed in 0.018(s)   0 queries cac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