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名人与茶之欧阳修
    2.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吉州永丰(今属江西)人。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欧阳修论茶的诗文不算多,但却很精彩。例如,他特别推崇修水的双井茶,有《双井茶》诗,详尽述及了双井茶的品质特点和茶与人品的关系:西江水清江石老,石上生茶如凤爪。 穷腊不寒春气早,双井芽生先百草。 白毛囊以红碧纱,十斤茶养一两芽。 宝云日铸非不精,争新弃旧世人情。 群不见,建溪龙凤团, 不改旧时香味色。欧阳修对蔡襄创制的"小龙团"十分关注,他在为蔡襄《茶录》所作的后序中论述到当时人们对小龙团茶的珍视,已成为后人研究宋代贡茶的宝贵资料。 "茶为 [详细...]
      2010/06/01 15:12:23 来源:网络 编辑:中国紫砂艺术网
    1. 平月茶业:一片飘香的天空
    2. 茶性本甘醇,茶友亦可敬。茶喝出真味时,尽得人间好趣味。趣味相近者,便投缘投机,便会一头聚拢在茶桌。   中国的文人,往往爱将美好的东西比作美女,苏东坡先生就有这样的妙句:“从来佳茗似佳人”,把好茶比作了佳丽,这也许正是人们习惯于把文人称作骚客、骚人墨客的缘故吧!———摘自《平月话茶》   第一次见到吴平月的样子,是在她所著的《平月话茶》中的照片,照片中的她气质委婉、神态平和,标志性的麻质浅灰色衣裤,职场白领的端庄,却带着孩童般笑容,那样灿烂与纯真,使人感知到一种天真的亲切感。这种感觉似乎是我想像中&ldquo [详细...]
      2010/06/01 15:11:54 来源:网络 编辑:中国紫砂艺术网
    1. 平月茶业 茗香袭人
    2. 平月茶业(福建)有限公司的掌门人吴平月董事长,她自幼生长在中国茶叶之乡“坦洋工夫”发祥地的社口镇,与生俱来“开门见茶园,迎风闻茶香,茶季听茶歌,忙碌为茶事,解渴汲茶汤”,几乎成了她的家常便饭。孩提时破晓下榻,踏露采青,经常是她的要事一桩;长大后她稍懂文理就阅读了陆羽的《茶经》,对茶圣的“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的警言陶之甚深。因此,在经过了多年的潜心准备和资本积累后,便与夫君相伴到北京马连道茶城打拼,去圆却她的茶业梦。在圆梦的日子里,她也曾经历了创业的艰辛和磨难,经受了商海人生的波折与磕碰,一次次的失败 [详细...]
      2010/06/01 15:05:09 来源:网络 编辑:中国紫砂艺术网
    1. 张顺儒:以茶实现人生“软着陆”
    2. 【提要】他曾经有着令乡里人羡慕的稳定职业,是家里人引以为傲的人民教师,为何选择下海经营起印刷厂?他曾经把濒临倒闭的印刷厂经营得有声有色,令之起死回生,为何又“转战”茶产业?他在茶业品牌如林的铁观音之乡——“茶都”安溪,又是如何另辟蹊径的?本期财富故事,为早报读者讲述一位茶人的故事。   穷苦孩子 圆教师梦   刚过不惑之年的张顺儒,自信的笑容常常灿烂地绽放在他瘦削的脸庞之上。却少有人知道,如今乐观自信的他,却有着一个贫苦漂泊的童年。张顺儒出生在安溪蓝田,而他的祖籍却是安溪祥华。说到童年,张 [详细...]
      2010/06/01 15:03:44 来源:网络 编辑:中国紫砂艺术网
    1. 周可明:让紫砂神韵传承光荣与梦想
    2.  江苏宜兴,人称中国陶都,已有5000多年历史。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具有极高艺术价值的紫砂陶获得了新生,一大批传统艺人活跃起来。改革开放后,宜兴紫砂陶更加欣欣向荣,人才济济,名家辈出,成绩卓著。周 可明就是其中的一位。   周可明,1953年出生于江苏宜兴的一个书香门第,紫砂世家。由于身处陶都,年幼时又常在姨姐工艺大师蒋蓉家玩耍,耳濡目染,他对紫砂产生了兴趣和情感。1968年“文革”期间,周可明就读于宜兴市第二中学,1970年毕业时放弃了人人羡慕的进工厂机会,转而跟着姨姐蒋蓉学习紫砂制壶技艺。“吾十有五而志 [详细...]
      2010/06/01 15:03:17 来源:网络 编辑:中国紫砂艺术网
    1. 徐德良乐为茶香苦耕耘 让无锡名茶走向世界
    2. 徐德良乐为茶香苦耕耘 让无锡名茶走向世界  茶园虫害,一直是影响茶叶生产的难题。如今,这一难题在无锡有了破解之道。市茶叶品种研究所引进一种神奇的拒食剂,喷上茶树后,害虫就再也不肯吃茶叶了。今年7月起,这一生物科技新成果开始在全市8.5万亩茶园大面积推广。市茶研所所长徐德良近日接受采访时说:告别虫害的无锡名茶,有了更多的增产增收空间。   1987年,毕业于南京农业大学植物保护专业的徐德良,放弃留在省城深造的机会,走进了无锡惠山三茅峰脚下的茶叶品种研究所。从毛头小伙到年过不惑,20多年来他一直奋斗在茶叶科研、生产第一线,先后主持了《江苏省茶树害虫测报及防治系统》 [详细...]
      2010/06/01 15:02:58 来源:网络 编辑:中国紫砂艺术网
    1. 福建“七九茶人”刘敏銮
    2. ●他自称“七九茶人”,以示与茶的渊源与为商的平和心态 ●他是行业内不多的被称为“老师”的人。低调做人与诚信经商博得了公允 ●在卖着来自云南的千年古红茶时,他时刻期待着闽东茶能重焕生机   在号称北方三大茶市的北京马连道茶城内,熟识刘敏銮的人都呼他为“刘老师”。在那个商业气息极为浓厚的京城茶市中,这位“刘老师”不用惯常的“经理”、“董事长”自称,却以听起来挺怪的“七九茶人”自居。刘 [详细...]
      2010/06/01 15:02:35 来源:网络 编辑:中国紫砂艺术网
    1. 孙中山说茶
    2. 孙中山先生是医生,他知茶爱茶,他认为“茶是最合卫生最优美之人类饮料”。他说:“中国常人所饮者为清茶,所食者为淡饭,而加以菜蔬豆腐,此等之食料,为今日卫生家所考得为最有养生者也, 故中国穷乡僻壤,饮食不及酒肉者,常多上寿”。   但是,由于清廷腐败,茶叶市场为外侵夺,他说:“种茶、制茶为中国最重要工业之一,前此中国曾为经销茶叶供给全世界之唯一国 家,今则中国茶叶商业己为印度、日本所夺。唯中国茶叶之品质,仍 非其他各国所能及”。“中国之所以失去茶叶商业者,因其生产费过 高。生产费过高之故,在厘金及 [详细...]
      2010/06/01 15:02:14 来源:网络 编辑:中国紫砂艺术网
    1. 陈宗懋:中国第一位“茶院士
    2. 2003年,70岁的陈宗懋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成为我国茶业界的第一位院士。然而在陈宗懋的名片上,最显眼夺目的不是“中国工程院院士”的头衔,而是茶叶:名片所有的文字为黑色,只有三片细小的茶叶是青翠欲滴的绿色,这绿色向众人叙述着中国唯一“茶院士”的人生经历。   20世纪60年代,茶叶中农药残留问题日益严重,影响了我国的茶叶出口。当时我国茶叶农药残留分析还是空白,陈宗懋受命开展此项研究,开辟了我国茶叶农药残留研究的新领域。近50年来,他先后进行了40余种农药在茶树上残留、降解动态的研究,提出了20余种农药在茶树上的安全使用标准,其中 [详细...]
      2010/06/01 15:01:49 来源:网络 编辑:中国紫砂艺术网
    1. 刘枫:“茶为国饮”的吆喝人
    2. 尽管在许多茶事活动中都能看到他的身影,在许多茶人的口里也常常听到刘枫这个名字,但是,真的如此近距离见到他,还是有点惊喜,不仅仅因为他是一位德高望重的名人,更是因为他的那份和蔼可亲和平易近人。这位我省的原省委副书记、省政协主席,现任全国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自从2000年起又多了一个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会长的职务后,为茶的事业做了许多有口皆碑的实事--举办丰富多彩的茶文化节、奔走于各地的茶产业推介活动、成立了一些专事茶文化研究探讨的茶事机构,甚至还登上那些产茶区的高山顶上去考察茶叶的生长环境和状况…… 难怪他对茶的了解之透彻、热爱之深刻,犹如他津津乐道 [详细...]
      2010/06/01 15:01:31 来源:网络 编辑:中国紫砂艺术网

    • 中国紫砂艺术网版权所有Copyright©www.zgzsys.com,All right
    • QQ:529512899424753128
    • Email:fuwu@meishujia.cnbeijing@meishujia.cn技术支持:中国美术家网
    Processed in 0.011(s)   0 queries cac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