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蔡襄善別“石岩白”
    2. 唐代聖陸羽善鑒水﹐如南零水﹑谷帘泉等﹐有籍可案﹐但如何品鑒名﹐卻少有記載。與陸羽相比﹐蔡襄對的研究更注重本身﹐堪稱中國第一位品師。   《事拾遺》中記載著蔡襄的另一件品鑒茗的軼事﹕   建安(今福建建甌)能仁寺院中﹐有株長在石縫中間。這是一株稱得上優良品種的樹﹐寺內和尚採制了八餅團﹐號稱“石岩白”。他們以四餅送給蔡襄﹐另四餅密遣人到京師汴梁送給一個叫王禹玉的朝臣。   過了一年多﹐蔡襄被召回京師任職﹐閒暇之際便去造訪王禹玉。王禹玉見是“博士”蔡襄登門﹐便讓人在桶中選最好的來款待蔡襄。 [详细...]
      2010/05/07 15:09:31 来源:网络 编辑:中国紫砂艺术网
    1. 歐陽修珍藏“小龍團”
    2. 蔡襄所造的小龍團不僅是製作精細﹐品質優異﹐更難得的是這種產量極少﹐第一年只造出十斤﹐主要是進貢給皇上享用﹐朝野臣民罕得其。小龍團當時估價為每斤黃金二兩。可是在朝的高官權貴卻說﹐黃金易得﹐而其不可得。   當時的仁宗皇帝趙禎對小龍團也極為珍愛﹐雖宰相之臣也不曾輕易賞賜﹐只有在每年的南郊祭天地的大禮中﹐中書省和樞密院兩府中各有四位大臣﹐才共賜一餅。八個人一餅﹐只好一分為八﹐每人一份。蔡襄造小龍團以十餅為一斤(十六兩)﹐也即一餅只有一兩六錢﹐而一兩六錢的還要再分作八份﹐每份就僅有二錢重了。賞尤如秤金﹐好是可憐﹗八個人將這一點點黃金般的帶回家後﹐還不捨得品飲﹐都當作傳家之寶珍藏著﹐偶爾有貴客 [详细...]
      2010/05/07 15:09:17 来源:网络 编辑:中国紫砂艺术网
    1. 黃庭堅分寧一茶客
    2. 歐陽修曾在《歸田錄》中這樣說:“自景祐(1034年-1037年)以後﹐洪州雙井(今江西修水杭口鄉)白漸盛﹐近歲製作尤精﹐囊以紅紗﹐不過一二兩﹐以常十斤養之﹐用避暑濕之氣﹐其品遠在日注(另一種名)上﹐遂為草第一。”   雙井產于修江北岸﹐此地“綠叢遍山野﹐戶戶有香”。雙井細者有白毛﹐狀如銀須﹐色碧味雋﹐故又有“白”﹑“龍須”﹑“雲腴”﹑“鳳爪”﹑“雪芽”等佳譽﹐名噪天下﹐遂為貢。   但雙井的揚名 [详细...]
      2010/05/07 15:09:03 来源:网络 编辑:中国紫砂艺术网
    1. 蘇軾妙言墨茶美
    2. 宋人飲的一個顯著特點﹐便是更講究“道”﹐飲不僅僅為品味解渴﹐而是嬗變顯現出諸如樸素﹑廉潔﹑寧靜﹑清雅﹑淡泊﹑無欲﹑無爭等意義來。宋人追求的素雅清韻的風尚﹐使的這種特定的精神內涵得以約定俗成。而宋代的文人在這嬗變過程中﹐是主要的推波助瀾者﹐其中尤以蘇軾(蘇東坡)功勛卓著。   蘇軾(1037年-1101年)﹐字子瞻﹐號東坡居士﹐眉山(今四川眉山縣)人﹐是我國北宋傑出的文學家和書法家。在政治上﹐蘇東坡一生不得志﹐最初跟從司馬光反對宰相王安石的變法﹐被貶官“流放”到許多地方任地方官。司馬光執政後﹐盡廢王安石新法﹐蘇軾提出不可盡廢之﹐又為&ld [详细...]
      2010/05/07 15:08:47 来源:网络 编辑:中国紫砂艺术网
    1. 王褒《僮約》武陽賣茶
    2. 為貢品﹑為祭品﹐已知在周武王伐紂時﹑或者在先秦時就已出現。而作為商品﹐則現在知道要在西漢時才出現。   西漢宣帝神爵三年(公元前59年)正月裡﹐資中(今四川資陽)人王褒寓居成都安志裡一個叫楊惠的寡婦家裡。楊氏家中有個名叫“便了”的髯奴﹐王褒經常指派他去買酒。便了因王褒是外人﹐替他跑腿很不情願﹐又懷疑他可能與楊氏有曖昧關係﹐有一天﹐他跑到主人的墓前傾訴不滿﹐說﹕“大夫您當初買便了時﹐只要我看守家裡﹐並沒要我為其他男人去買酒。”   王褒得悉此事後﹐當時就氣不打一處來﹐一怒之下﹐在正月十五元宵節這天﹐以一萬五千錢從楊 [详细...]
      2010/05/07 15:08:33 来源:网络 编辑:中国紫砂艺术网
    1. 孫皓以茶代酒
    2. 從前面幾篇文章看來,我國最初的事多發生在今天的四川省一帶。而作為現在葉的主要產區江南,事則相對要晚些。晉朝陳壽的《三國 志》記載了這樣一件事﹕   吳王孫皓每次大宴群臣,座客至少得飲酒七升,雖然不完全喝進嘴裡,也都要斟上並亮盞說干。有位叫韋曜的酒量不過二升,孫皓對他特別優待,擔心他不勝酒力出洋相,便暗中賜給他來代替酒。   這件事出現在該書的《吳志?韋曜傳》。韋曜字弘嗣,原名韋昭,陳壽為了避晉武帝之父司馬昭的諱,所以改為韋曜,吳郡雲陽人,以博學多聞而為孫皓所器重。   但孫皓卻是一個暴君,他是吳國的第四代國君,也是末代君主,在位之前被封為烏程侯 [详细...]
      2010/05/07 15:08:18 来源:网络 编辑:中国紫砂艺术网
    1. 乾隆与茶
    2. 江南出名,西湖的龙井,洞庭的碧螺春,有口皆碑。乾隆六下江南,自然是为了巡视督导,为了游山玩水,乃至为了“寻寻爷老子,看看俏妹子”,但不乏也有尝尝江南名的意思。乾隆私巡杭州时,曾在狮峰山园摇头晃脑,一杯接一杯地啜饮“色香味形四绝”的当地龙井。喝过之后,余兴未尽,又挥毫题诗,中有“火前嫩,火后老,惟有骑火品最好”之句,足见乾隆品茗功底不凡,堪称行家。当时农为感恩这位皇帝知音体己,就把乾隆“垂青”过的十八棵树围作“御园”,以志纪念。这些树至今犹在,清明前后,枝盛叶茂,香草飘逸。乾 [详细...]
      2010/05/07 15:08:03 来源:网络 编辑:中国紫砂艺术网
    1. 强迫自己喝茶只为保养紫砂壶
    2. “巨华”款紫砂壶。   曹旭霞夫妇17年收藏了200余把紫砂壶,总共花去60多万元,其中一把紫砂壶在4年内就增值3000多倍 藏家故事   重庆渝江防腐公司总裁助理曹旭霞及其丈夫痴迷紫砂壶已有17年。从最初捡漏买到沈遽华的名,到后来遍访全国,如今曹旭霞夫妇已收藏了200余把紫砂壶,其中上至明代“小六方”,清代邵二泉,下至当代紫砂工艺大师的,时间跨度达500年。   一个杯4年增值3000倍   曹旭霞自小就喜欢制作精美的工艺品。1989年,在宁波出差途中,她偶然买到两件紫砂器。一件是土红色的杯,杯内有&ldquo [详细...]
      2010/05/07 15:07:50 来源:网络 编辑:中国紫砂艺术网
    1. 巴金茶话
    2. 饮乃中国历代文人闻名世界的一大雅好,兼及茶具制作、玩赏。不过,在巴金逾一个世纪的生活、写作中,对喝、茶具却是很随意的。但仍然不免留下几段与喝、茶具有关的逸事,传为文坛、界佳话,足显作为中国文化国粹的魅力。 作家汪曾祺在《寻常话》中记述:“1946年冬,开明书店在绿杨村请客。饭后,我们到巴金先生家喝功夫。几个人围着浅黄色老式圆桌,看陈蕴珍(萧珊)表演:濯器、炽炭、注水、淋、筛。每人喝了3小杯。我第一次喝功夫,印象深刻。这太酽了,只能喝3小杯。在座的除巴先生夫妇,有靳以、黄裳。一转眼,43年了。靳以、萧珊都不在了。巴老衰病,大概没有喝一次功夫的兴致了,那套紫砂茶具大概 [详细...]
      2010/05/07 15:07:11 来源:网络 编辑:中国紫砂艺术网
    1. 世界茶王李瑞河的茶心
    2. 在加拿大温哥华的亚太经合会的会议桌上,摆放着大会指定的唯一纪念品——天福813王。1000盒中国分赠给了18个国家和地区的元首与政要。天福集团总裁李瑞河本着以会友的传统,把中国推上了国际舞台并使之挺立于世界饮料王国之中。 李瑞河出生于台湾南投名间乡的一个淳朴的农之家,四代植。其先祖从大陆渡海去台,艰辛创业。至父辈,家中拮据,其父变卖园,开设了“铭峰行”,从此奠定了李瑞河与一生解不开的缘。 幼年时,有首歌这么唱:“唐山(大陆)过台湾,心肝结成团”,他不解其意,只随意地唱。直到1988年,他冒 [详细...]
      2010/05/07 15:06:58 来源:网络 编辑:中国紫砂艺术网

    • 中国紫砂艺术网版权所有Copyright©www.zgzsys.com,All right
    • QQ:529512899424753128
    • Email:fuwu@meishujia.cnbeijing@meishujia.cn技术支持:中国美术家网
    Processed in 1.122(s)   6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