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民国紫砂壶的仿古之风
    2. 紫砂陶从诞生之日起,就如影随形般泛起了仿古作伪题目。明代紫砂壶巨匠时大彬活着的时候,就有人模仿他的作品,其后仿古作伪之风历代不绝。   20世纪20至30年代,上海经济繁荣,古玩市场生意奇好,盛行珍藏紫砂壶,一些专营紫砂器及茶叶的店主和古董商以及紫砂精晓者,为了追求更大的利润,纷纷将宜兴紫砂名家聘至上海,以明清名家时大彬、陈鸣远等人的作品为底本进行仿制,或者根据古籍中的文字托描写,臆测构思设计,画出图样,让他们仿古做旧,签署历代各名家的名款或伪仿印鉴加戳,冒充古董出售。这批被聘到上海的名艺人包括蒋燕亭、陈光明、王寅春、裴石民、顾景舟、叶德喜、蒋蓉等。如,裴石民就以仿制陈鸣远着名,有“陈鸣 [详细...]
      2010/10/17 09:55:57 来源:网络 编辑:中国紫砂艺术网
    1. 新中国成立后的紫砂合作社
    2. 新中国成立初,政府重振紫砂业,鼎力组织出产与出口,老艺人带徒,为紫砂繁盛的到来预备了充足的人才,从而迎来了紫砂最长时期的繁荣。   从1937年抗日战役爆发,到1955作社之前,是宜兴紫砂业的衰退时期。抗战时期,民不聊生,苦于逃命,喝茶品壶,几成绝想,连茶叶店用壶及农村下田干活所带茶水壶亦是寥若晨星,整个紫砂业萧条衰弱,到了奄奄一息的地步。   1945年抗日战役结束后,宜兴陶业稍有恢复,但底气不足。1955年1月,宜兴紫砂从业者被组织起来,计59人,成立了紫砂工场,作为汤渡陶业出产合作社蜀山工场的一部门,出产逐步恢复。   1954年下半年,北京美术服务部向宜兴紫砂产销联合 [详细...]
      2010/10/17 09:55:26 来源:网络 编辑:中国紫砂艺术网
    1. 紫砂工艺厂简介
    2. 1958年全国“大跃进”,紫砂工艺厂在短短的半年时间中,招收徒工近千名,提出“一步登天上大学,三天学会做高级工艺品”的口号,追求产值、产量每日翻番。与此同时,出产质量却直线下降。老艺人出样的品种有:“双线竹鼓壶”、“牡丹壶”、“蛤蟆莲蓬壶”等,价值不菲,然而经徒工大量复制,成为质次价高的“劣质高档工艺品”,因而无人间津,闲搁在仓库内。这些壶表面加工粗拙,只有大概的器形轮廓,后来这些壶有相称一部门流入社会,在地摊上、庙会上被充作古董出售,一度产生不好的影响。   1966年“文革”开始,宜兴紫砂工艺厂的整体出产并未受到影响,半成品质量检修轨制没有被冲掉,成型工人制作的所有半成品坯件,仍要送 [详细...]
      2010/10/17 09:54:41 来源:网络 编辑:中国紫砂艺术网
    1. 明清时期的紫砂壶出口
    2. 康熙二十四年(1685)海运开禁,欧洲商旅开始抵达中国沿岸港口进行商业。他们出口香料、银器来交换丝绸、茶叶及瓷器。跟着饮茶风气逐步开始在欧洲流行,并带来了对中国茶具的需求,就有了宜兴紫砂的外销。有资料表明,紫砂茶壶和茶叶罐系由葡萄牙人最先带到欧洲,被称为“朱泥器”或“红色瓷器”,单荷兰一国就曾入口了约2000把紫砂壶。这些茶具器物多以朱泥做成,而紫泥或段泥的则较少。紫砂壶的丰硕造型受到欧洲人的欢迎,葡萄牙人、荷兰人、德国人、英国人都先后以中国的紫砂茶壶为底本,仿造出欧洲的第一批茶用器皿,被称为“红色瓷器”。   据法国紫砂兴趣者万福莱先生对17、18世纪欧洲的紫砂珍藏的记实及相关藏品的研 [详细...]
      2010/10/17 09:54:08 来源:网络 编辑:中国紫砂艺术网
    1. 民国和解放初期的紫砂壶出口
    2. 民国初年,紫砂的外销成为一个销售亮点。1912年,鼎山白宕人窑户葛翼云(逸云),与日商和田一雄合作,在日本大阪开设陶瓷店兼营紫砂,人称“东洋生意”。1920年,鼎山鲍氏、陈氏两大窑户合资在新加坡开办了“鼎生福”陶器店,经销紫砂壶、龙缸等,长达十年之久。以后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新加坡、马来西亚生意的,人称“南洋生意”。做英、法、德、意及美国、智利、墨西哥的,则称“西洋生意”。做泰国买卖的称“暹罗生意”,泰国华侨还为紫砂壶镶金嵌银,或拋光加工,人们不难识别。   新中国成立后,没有对外开放,政府不同意大陆以外的公司和个人到宜兴参观、订货,尽管这样,由于宜兴紫砂的名声响亮,港台地区的有识之土 [详细...]
      2010/10/17 09:53:27 来源:网络 编辑:中国紫砂艺术网
    1. 蜀山窑发掘
    2. 紫砂和宜均的研究,是古陶瓷界的热点课题之一。2005年到2006年,南京博物院联合无锡博物馆、宜兴文管办和宜兴陶瓷博物馆对宜兴蜀山窑址进行考古发掘,出土了各期陶窑8座,紫砂、宜均等各类标本3万余件,时代从明代晚期一直延续至20世纪60年代。这次发掘是紫砂研究中的第一次,为紫砂研究提供了可靠的分期断代标尺,引起了古陶瓷界和广大紫砂爱好者的关注。   台湾成阳艺术文化基金会赞助了窑址发掘的整理工作,在此表示谢忱!   ::蜀山窑发掘图::   羊角山出土的早期紫砂器型,在此次蜀山窑发掘中基本都有发现,两处出土器物的造型和工艺一致,但是 [详细...]
      2010/10/17 09:52:51 来源:网络 编辑:中国紫砂艺术网
    1. 博物馆界紫砂展览研讨大纪事
    2. 1、1990年5月26日至1992年1月5日香港市政局举办《宜兴陶艺:茶具文物馆罗桂祥珍藏》北美巡回展。     1990.5.26——8.12 美国亚利桑那州凤凰城美术馆展出   1990.9.15——12.22 美国旧金山中华文化中心展出   1991.4.9——6.9 美国印第安纳玻璃丝艺术博物馆展出   1991.9.17——1992.1.5 美国多伦多安大略皇家博物馆展出   2、1997年,由香港罗桂祥基金赞助,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开展《紫泥清韵·陈鸣远陶艺研究》计划,于1997年10月25日至1998年4月1日,在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由上海博物馆和香港 [详细...]
      2010/10/17 09:51:49 来源:网络 编辑:中国紫砂艺术网
    1. 紫砂壶的发展史
    2. 第一期:十六世纪晚期到十七世纪初期,即从万历到明代末年。这时期名家辈出,壶式千姿万态,特别注重筋纹器的制作,这种风气延续到十八世纪以后。这个时期的代表人物是时大彬和徐友泉。   正德、嘉靖时,供春已创制出“树瘿”、“龙蛋”、“印方’等多种壶式,至万历间董翰、赵梁、袁锡、时朋,制壶有“圆珠”、“莲房”“六瓣圆囊”、“八瓣扁菊”和“高把提梁”诸式。万历时期,时大彬、徐友泉等名师努力探索,形成了紫砂制作工艺和工具,对紫砂的泥色、形制、技法、铭刻有相称的研究和杰出的创造,创“汉方”、“梅花”、“八角”、“葵花”、“僧帽”、“天鹅”、“足节”诸壶式。崇祯年间,士人倡导浅尝低斟,流行小壶,惠孟臣创小 [详细...]
      2010/10/17 09:43:32 来源:网络 编辑:中国紫砂艺术网
    1. 山东紫砂岩及其矿产介绍
    2. 山东紫砂岩主要是紫色底带细微的白色颗粒纹路的砂岩,颜色均匀稳定,色调显得庄重富贵,纹理和谐,色差不大,其中少部分颜色偏紫红色或是浅褐色。   山东紫砂岩产于山东东南沿海的莒南县,属于海相砂岩,结构颗粒比较粗,硬度比较大,接近花岗岩的硬度。而且地处平原,开采条件好,能出大料,目前能出产3米X2米的大板荒料,而且特殊尺寸的荒料也能供应。不过由于当地的设备及加工工艺的制约,主要供应80-90cm的条板,1.2或1.4米以上的大板还是要到福建水头加工,不过少部分工厂能生产1.2米的大板,不过单价较高。   山东紫砂岩能进行磨光、亚光、荔枝、斧凿、喷沙、自然面等表面加工,而也可以进行雕刻,其 [详细...]
      2010/10/17 09:41:49 来源:网络 编辑:中国紫砂艺术网
    1. 紫砂壶与铁观音
    2. 一道锦绣的银弧,高悬着沸点,直冲,在紫砂壶里旋浮、溢色,纹上一把把温情的浪花,点燃光斑闪烁的心旅。   一束翻越山水的铁观音,涉水而至。妩媚舒展的腰肢在清波的浪花中演变成丽人鱼。清香流体,在滚烫的热情中,显现高贵的风貌。   一叶轻巧的露滴充满语言,一芽绿情渗透渗出爱的汁液,一泼汤水抒发感恩的心灵。弹去哀伤,在碧波上吹响心笛,独坐一笺书信远行。等待,凉晒炫迷的宁溢,等待,在诗卷里泛出墨菲。   一泡清贫营养、二泡微澜心赐、三泡回味甘甜、四泡流香溢艳……七泡余香生津,驻扎丹田之气,郁郁葱葱,浓郁着我们的情怀。   一芽杀青的爱叶,被饮者的心捕获成感知大天然的灵魂和脉动,捕 [详细...]
      2010/10/17 09:41:04 来源:网络 编辑:中国紫砂艺术网

    • 中国紫砂艺术网版权所有Copyright©www.zgzsys.com,All right
    • QQ:529512899424753128
    • Email:fuwu@meishujia.cnbeijing@meishujia.cn技术支持:中国美术家网
    Processed in 0.014(s)   0 queries cached